胡塞武装用的是 “三低战术”,也就是低成本、低技术、低伤亡。他们这么一搞,战争规则都被重新改写了。而且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胡塞武装把袭击过程直接直播出去,这军事冲突一下子就变成了舆论战。美军每次空袭,只要造成 10% 的平民伤亡,联合国谴责他们的概率就会上升 23%。美军这下可陷入两难境地了,仗不好打,名声还容易臭。
代理人不受控制伊朗每个月给胡塞武装输送 200 枚导弹,这让胡塞武装的实力不断增强。而且,美军空袭造成的平民伤亡,反而让胡塞武装招募新兵的速度提升了 40%。更让美国头疼的是,沙特居然偷偷和伊朗商量停火的事儿。美国本来想通过遏制伊朗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结果现在反倒让伊朗和周边的 “抵抗轴心” 联盟更团结了,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能源问题带来麻烦红海危机一爆发,12% 的全球海运被迫改道好望角,这一下子,油价就涨到了每桶 130 美元。美军为了保护航道,航母一天的防御成本就得超过 1000 万美元。可就算花了这么多钱,还是挡不住胡塞武装用几万美元的导弹威胁航道安全。美国这钱花得,效果却不咋地。
中东地区权力版图重新调整在这场冲突里,伊朗可算是赚大了。他们通过支持胡塞武装,一下子达到了三个目的。第一,测试了新型导弹,发现对美军航母有 17% 的穿透率。第二,成功牵制住了美军的力量,在核谈判的时候有了更多筹码。第三,扩大了 “抵抗轴心” 联盟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沙特这边呢,也改变了策略,开始采取 “离岸平衡”,向中国和俄罗斯采购防空系统。中国借着之前促成沙伊和解的契机,加大了在红海地区的基建投资。俄罗斯则利用卫星数据支持,测试自己的电子战装备。这么一来,大国之间在中东地区的博弈变得更加微妙,美国原本的单边主义战略,现在越来越孤立了。
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技术升级也没用美国想着通过 AI 目标识别技术来提高空袭精度,可就算技术提升了又怎样呢?2025 年 4 月,美军在萨那的空袭还是造成了平民伤亡,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这说明,光靠技术,解决不了战争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
代理人战争可能重蹈覆辙要是美国想扶持也门南方过渡委员会,每年就得投入 50 亿美元。可看看阿富汗的例子,美国在那儿扶持的势力,最后很多都变成了反美力量。这种代理人战争的模式,很可能培养出更多对美国不利的势力。
外交途径或许是唯一出路现在看来,借助中国和海合会自贸谈判的框架,建立一个多边护航机制,可能是避免美国战略过度透支的唯一办法。不过,这就需要美国放下架子,接受和其他国家共享权力的现实。
谁更懂规则,谁才是赢家也门战场这场冲突,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当美军 8 万大军的计划,被胡塞武装的山地游击战术打败;当美军航母战斗群,被胡塞武装廉价的导弹牵制得动弹不得,就说明战争的胜负,已经不再是由技术差距决定了。胡塞武装用他们的 “低成本持久战” 策略,在红海边上写下了非对称战争的新篇章。对于美国来说,这场冲突应该让他们明白,在中东这片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上,真正能取得胜利的,是那些最了解当地游戏规则的人,而不是那些只想着靠技术称霸的外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