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孩子,多少岁会自愈?

灵松谈育儿 2025-04-16 07:28:36

大家好!我是您身边的儿科医生朋友——孟爷爷。

感谢各位家长因孩子的抽动症问题关注我。每天收到大家的提问,能用专业知识帮到你们,是我最欣慰的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 抽动症到底能不能自愈?

门诊上常听到家长说:"不用管,等孩子到青春期自然就好了!"

这话真靠谱吗?

结合我几十年的儿科经验,确实有部分孩子在青春期症状消失,但这绝不是 "躺平等待" 的理由。

先说说抽动症的本质。医学上它属于神经发育障碍,虽然确切病因不明,但公认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

更值得警惕的是,超过半数的抽动症孩子会合并多动症 —— 两种病症都和神经递质紊乱脱不了干系。

还有一类特殊情况:过敏体质的孩子接触过敏原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发作时,常出现耸鼻、眨眼、清嗓等类似抽动的症状。久而久之,这些动作可能变成习惯性反应。

而抗过敏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反而可能进一步扰乱神经递质平衡。

情绪因素也不容忽视。

孩子看惊悚动画片时的过度兴奋,被家长严厉斥责后的心理压力,甚至剧烈运动后的疲惫,都会让抽动症状加重。

要知道,兴奋、紧张、焦虑这些情绪波动,都会直接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分泌。

从中医角度看,脾胃虚弱的孩子往往伴随消化差、脾气躁的问题,这在中医里叫 "脾虚肝亢"" 肝风内动 "。现代医学也证实,肠道通过" 肠 - 脑轴 " 与大脑相连,肠道功能紊乱确实会干扰神经调节。

那是不是真能坐等青春期?虽然多数孩子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症状会在青春期缓解,但家长千万不能盲目乐观!

一旦抽动症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率、社交自信,甚至出现抑郁、强迫倾向,必须立即干预。

咱们做家长的,既要了解 "部分自愈" 的可能性,更要警惕拖延带来的心理隐患。守护孩子健康,需要科学判断,更需要及时行动。

0 阅读:3

灵松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