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身子虚,想找些补品来养养,可一吃补的东西就难受,要么胃里堵得慌,要么肚子胀得坐不住。这时候不妨换个思路,有些时候身子发沉没力气,未必是真虚,可能只是该通的地方没通利索!

咱们常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吃进去的东西要是运化不开,就像灶膛里塞满了湿柴火,非但烧不旺,还会冒黑烟呛人。保和丸这个方子,用的就是"通调"的法子,既不蛮补也不强攻,专门帮着把身体里堆积的浊气宿食慢慢化开。里头既有消食导滞的山楂、神曲,又有行气宽中的陈皮、连翘,还有能降浊气的莱菔子,这些药材凑在一起,就像给身体请了个经验老道的清道夫
饭后就犯困的人最该注意,尤其是那些吃两口就饱,过个把小时又饿得慌的。这类人往往舌苔又厚又腻,像是刷了层白腻子,嗓子眼老是黏糊糊的,早起嘴里发苦。肚子摸着不硬但总觉得不松快,打个嗝能带出隔夜的饭味,大便要么黏马桶要么解不痛快。这种情况用保和丸正合适,它能帮着把积在胃肠道的浊腻东西慢慢往下顺

还有些人总说自己上火,嘴角起泡牙龈肿痛,喝凉茶当时管用过几天又犯。这种反复发作的"火气",多半是吃进去的东西没完全运化,郁在肠胃里慢慢发酵生热。保和丸里的连翘就像把小火钳,专门收拾这些没烧透的余烬,配合其他药材把积滞的湿热导引出去
这个方子最妙的是讲究"消而不伤"。不像有些猛药吃完拉得腿软,它是靠药材间的配合,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好比收拾屋子,不是把东西胡乱往外扔,而是分门别类归置妥当。用段时间会发现,原先总爱反酸水的毛病少了,肚子摸上去没那么鼓胀了,舌头上的厚苔也变薄了,整个人像卸下捆在身上的沙袋,走起路来脚下生风

中医讲"六腑以通为用",保和丸正是暗合了这个道理。它不直接给你添柴加火,而是先把灶膛里的灰渣掏干净。当脾胃运化的轮子转利索了,吃五谷杂粮都能化成气血,这才是最踏实的补养之道。说到底,养生不在吃多少补品,贵在让身体气机通畅,就像老话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