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接到指示,禁售含中国稀土产品给美国,否则别想接中国生意

石江月 2025-04-27 19:17:57

反击!中方继续对美收拢稀土包围网,商务部一纸公文“禁售令”昭告所有韩企,还想继续做中国生意?那就老老实实守中国规矩,别把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的卖给美国人。

日前,韩媒《韩国经济新闻》传来消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出的一份信函,已经摆上了大大小小数百家韩企的案头。

据了解,这些企业主要业务范围囊括了变压器、电池、显示器、电动车等商品的生产。而且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应用到了堪今时今日堪称“中国特供”的稀土。

随后,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电子企业高管向路透社证实了这一消息,并在采访中披露了这封信函的具体要求——

中方对所有涉事企业发出明确警告,今后不得将任何含有中国产稀土的产品出口至美国。任何一家企业如有违反,将面临中方的针对性制裁。

中方为何要在中美关税“鏖战”二十余天的关键节点采取此项措施呢?从直接目的上看,当然是通过收缩“稀土包围网”在“正面战场”上给予美国迎头痛击,通过动摇其经济根基的方式打痛、打怕特朗普政府。

那么,稀土元素对于美国经济究竟有多重要呢?实际上不光是美国经济,中国生产的稀土哪怕放眼整个现代工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民用工业方面,半导体和芯片、智能手机、电动车电池等高精尖技术产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稀土。哪怕到了军工层面,军事雷达、卫星等相关产业设备的生产,也离不开稀土。

而且“碰巧”的是,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中国却占据了绝对优势。全世界70%的稀土开采和九成以上的稀土加工费提炼,都得仰赖我们。

如今中美关税、贸易激战正酣,稀土管控方面的一系列收紧举措,用来反击特朗普对中方的单边关税霸凌再合适不过。

那么问题来了,对从上到下一心亲美的韩国来讲,这轻飘飘的一纸禁令真的管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半导体产业是目前韩国无可取代的绝对性支柱产业。我们在前文中也提到了,要想发展半导体,稀土不可或缺。那么,韩国的稀土从哪来呢?严重依赖中国进口。

这一点,就连向来自大的韩国人都无法否认。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企高管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因为中美贸易摩擦而失去中国这个重要供应商,对于整个韩国经济都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换句话说就是,中方已经拿捏住了堪称韩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半导体产业。不配合我们?韩国承担不起这个损失。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方想要在关税战中对美反击,哪怕是在稀土管控领域可以施展的手段,也不可谓不多。为何偏偏要用这种稍显“霸道”的方式呢?

一方面,即便中国禁止所有国家向美国进口稀土产品,这也是基于国际理法完全合法合规的举措。想继续和我们做生意,就必须接受我们指定的准则。所以从“遵守游戏规则”的角度来看,中方的做法完全无可指摘。

另一方面,之所以挑韩国“下手”,是因为进口至美国本土稀土产品的供应国中,要数韩国“贡献”最大。

相关数据显示,即便只算刚刚过去的2024年,经由韩国进口至美国且包含稀土元素的军工产品,总价值就达到了120亿美元之多。

而且,哪怕真有“不知死活”的韩企敢冒着巨大风险,转手将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卖到美国,也不怕。因为这样会拉升美国军工企业的制造成本,同样会对美国相关企业造成压力。

也就是说,中国仅凭一纸禁令就能够“四两拨千斤”地给作为美国经济支柱之一的竣工生产制造不小的麻烦。既然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此外,中方这次出招还有一个绝妙之处,那就是隔山打牛:

这次出手,我们没有选择和美国正面硬刚,而是通过与会爆炒的方式,严格限制了韩国这个稀土“二道贩子”对美国军工产业的支援。

这样一来,我们既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维护了自身稀土产业的战略利益,又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有效制约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0 阅读:15

石江月

简介:深度防务分析,看西方如何评论中国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