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是1981年出生的男性,注定将会63岁退休。到时候能领多少养老金呢?能不能回本?有必要多缴费吗?
退休养老金是怎样计算的?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养老金待遇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
不仅仅缴费基数高,养老金待遇高。但同样缴费年限长、退休年龄晚也能领取更高的养老金。确确实实有去世的不确定性风险,但是更高的养老金也有利于我们更充分养老。同时,由于缴费年限长的分散作用,还能够减轻年轻人的参保缴费负担(对于已经退休的老人就没有这部分影响了)。
①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为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现在虽然有一些省份使用的是养老金计发基数,但是未来将全部过渡至全口径社平工资。一般来说工资水平都是逐渐上涨的,而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跑赢物价增长。所以现在缴费未来的这部分待遇跟社平工资挂钩很划算,至少规避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如果当年的缴费基数是从1月1日至12月31日确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不考虑中断缴费年限的影响,60%~300%缴费档次的缴费指数是0.6~3,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2%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如果退休时间较晚,缴费年限会更长一些,而且社平工资也会更高。至于养老金每年的增长,一般是赶不上社平工资增长速度的。
②个人账户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按照每月缴费基数的8%积累,然后按照国家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国家记账利率一般也是参考了社平工资增长率和定期存款利率来确定的,一般比银行存款要高不少。2016~2024年的记账利率如下:

如果我们晚退休的话,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能够多积累三年缴费,而且还会多积累三年的利息。退休以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不会重新计算了,只是每月从账户余额支出钱数,而且还会随着各人养老金的增长比例提高。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也是随着年龄增大而变下,这样能够提升个人账户养老金。

比如说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61岁132个月,62岁125个月,63岁117个月。如果个人账户余额是10万元,60岁和63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是719.42元和854.70元。有明显差距,实际情况还包括了余额的提升,养老金会更高。

总体来说,我们养老金的回本时间在63岁计算,考虑以往年度的工资增长和利息,再加上养老金增长,回本时间也就是5~10年左右。
另外,万一去世以后家庭成员还可以领到一笔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个人账户余额还可以继承,这也能够大大折叠回本时间。
所以,即使延迟退休,养老保险参加的回本是没有问题的,缴费基数高,也能产生更高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