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奇特的挖坑战术,不论深浅,鬼子跳下去就是妥妥的坑中捉鳖

以冬说历史 2025-03-05 04:49:0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伏击战里挖一堆坑,这听上去不像是正经打法。

要是自己人掉进去怎么办?鬼子万一躲坑里打黑枪,不就成了送掩体?可八路军这帮人,偏偏就用这招,把鬼子玩得团团转。

坑挖得深的,鬼子一脚踩空直接进地府;坑挖得浅的,鬼子还没来得及趴下,就露出半个身子,被点名送走。

这不是简单的伏击,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战术设计。

这一年是1939年,河北盐山县一带,日军西村中队两百多人,带着六十多辆大车,准备去旧县镇设据点。

这事儿被八路军的情报员王雅清打听到了,他没迟疑,立刻把消息传了出去。

鬼子带着那么多物资,枪炮弹药、粮食衣服,行动缓慢,正是个动手的好时机。

八路军六支队政委周贯五收到消息,天已经黑了,但没拖延,立刻召集干部开会,大家一致决定:这仗,必须打,而且要打得鬼子连骨头渣子都带不回去。

选定韩家集,挖坑设伏

伏击战讲究的就是选地形,韩家集这个地方,是盐山到旧县的必经之路,北边三十里是盐山县城,南边十里就是旧县镇。

镇子里院墙高,镇外还有土围子,适合埋伏作战。

更关键的是,附近有树林,八路军藏得住,鬼子一旦进来,想跑都跑不掉。

可埋伏光靠地形不够,得想办法让鬼子彻底陷进去。

仉鸿印和陈德连夜带队,在公路两侧挖了坑。

有的坑里埋了地雷,鬼子一踩上去,直接送它上天;有的坑挖得浅,鬼子跳进去以为能躲子弹,结果半个身子还露在外面,成了活靶子。

鬼子进伏击圈,枪声一响,死伤过半

天刚亮,战士们早早进入工事,静静等着猎物上钩。

太阳慢慢升起,远处公路上,鬼子队伍晃晃悠悠地出现了。

前面尖兵举着膏药旗,后面是六七十辆骡马大车,队伍拉了两里多长。

鬼子们还谈笑风生,丝毫没察觉到,前面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等到鬼子全部进入伏击圈,枪声骤然响起,八路军从公路两侧和南面同时开火,子弹像雨点一样泼过去。

鬼子完全没反应过来,死伤过半,剩下的乱作一团。

有人抱头鼠窜,有人钻到车底下,还有的端着枪胡乱射击,场面彻底失控。

可他们很快发现,公路两侧都是坑,没地方躲,急得像猴子一样往坑里跳。

这下好了,有的坑里埋着地雷,鬼子一脚踩进去,炸得血肉横飞;有的坑太浅,他们趴下还露着半个身子,八路军的枪口就在前面,根本没活路。

鬼子拼死反抗,八路军稳扎稳打

鬼子虽然被打懵了,但毕竟是训练过的,很快开始组织反击,机枪、步枪、掷弹筒全都上阵,公路两侧的八路军阵地也开始出现伤亡。

战斗进入僵持状态,周贯五有点着急,带着人赶往战场。

与此同时,村民们也来了,有的送水送饭,有的抬担架救伤员,还有的干脆扛起土枪、拿上粪叉,直接加入战斗。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大爷,拍拍战士的肩膀,说:“孩子,吃饱了,好好打鬼子。”战士接过馒头,狠狠点头。

看到鬼子在坑里龟缩不动,仉鸿印提议来个心理战,让会日语的营长杨柳新喊话劝降。

可鬼子根本不吃这一套,八路军不耐烦了,直接下令冲锋。

战士们喊着杀声冲进鬼子阵地,群众也跟着上,有拿棍子的,有扛锄头的,一股脑全扑了上去。

鬼子彻底崩溃,日军中队长被乱刀砍死

鬼子一看,连老百姓都冲上来了,彻底乱了阵脚,三五成群地四处乱窜。

日军中队长西村被困在公路中央,身边的护卫一个接一个倒下,他自己也中了枪,拼命挥舞指挥刀,但已经没人听他的了。

这时候,几个村民冲上去,一个抡粪叉直接扎在他头上,另一个挥起铁锹劈了他一刀,最后一把粪叉狠狠戳进他的脖子,西村翻着白眼,结束了性命。

公路上躺满了尸体,枪支弹药散落一地,鬼子彻底溃败。

只有六七个鬼子趁乱逃了出去,拼命往盐山城方向跑。

可他们已经饿了一天,又狂奔几十里,刚进城门,就倒地死了三个。

战后清理,群众拥军,胜利的果实

韩家集伏击战打得干脆利落,八路军仅三十多人伤亡,歼灭日军两百多人,缴获步枪两百多支,掷弹筒四具,还有成车的粮食、军服、药品。

战士们把粮食和衣服分给群众,武器连夜转移,以防鬼子报复。

当地百姓听说胜利的消息,纷纷前来慰劳部队,送鸡蛋、烙饼、馒头,青年们踊跃报名参军,甚至十几岁的少年也拉着八路军战士的手,哭着喊着要参军。

大实话

伏击战不是光靠枪支弹药,战术才是关键。

韩家集这一仗,八路军用一场“挖坑”战术,把鬼子玩得团团转,让他们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仗,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心所向的证明。

鬼子以为占领区就是他们的天下,可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是敌人,谁是亲人,分得清清楚楚。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