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鹰派人物”艾跃进,开口就是“灭日本”,一生都在教书育人

游史渊 2025-04-21 14:37:36

【前言】

艾跃进是中国很有代表性的一位“强硬派”人物,他外表文质彬彬,但内心对外态度坚决。在周总理离世时,他亲自跟在总理的灵车后头,一直望着总理的身影渐渐远去。

那时候年轻气盛的艾跃进,心里默默发誓:周总理没能亲眼见到的新中国模样,我替他好好瞧瞧。后来,艾跃进靠着出色的成绩,考上了周总理曾经就读的南开大学。

毕业后,艾公选择留在学校,专心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他觉得这是回馈祖国的好方式。从那以后,艾公的好多经典时刻就一个接一个地来了,他说的那些坚定有力的话,满满的都是对中国实力的自信。

中国迈向强大的初步阶段,并不是说要去“打败日本”。而是像“实力铸就尊严,武力捍卫真理”这样激励人心的话语,让原本让学生感到枯燥的军事课程变得异常火爆。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连站的地方都快没了,学生们都围着艾老师,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述。

但说实话,不论是立场坚定的“鹰派”,还是主张和平的“鸽派”,他们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不同对外表现。一方强硬,一方温和,但说到底,大家的目标都是为了让中国一步步变得更强大,不惧任何外来压力。

艾公得了癌症后,还是硬撑着给学生们教书。一直到他快不行的时候,留给学生的最后一句话,还是关于学习的事儿。这事儿让大家对艾公更加尊敬了。

艾公给咱们中国的年轻人留下了啥叮嘱呢?他为啥会说“想让中国更强盛,得先搞定小日本”这样听起来不太利于中日友好的话呢?

【艾跃进】

艾跃进1958年在天津呱呱坠地,打小就被爸妈的“革命传统”影响着。所以,从能记事那会儿起,他心里面就悄悄种下了一颗红色的苗子。

艾跃进心里特别敬重毛主席和周总理,他没想过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大人物,不过他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要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得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1976年,眼看新年就快来临,可就差那么二十来天,周总理却突然离我们而去,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中。艾跃进心急如焚,从天津直奔北京,一路上,他眼泪汪汪,紧紧跟着周总理的灵车,直到目送总理的身影渐渐远去。

从那时候开始,18岁的艾跃进就下定决心,要为周总理亲眼见证一下中国将来的繁荣昌盛。于是,原本学习成绩就很出色的艾跃进,更加拼命努力。到了考大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周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

在南开大学,艾跃进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入学那会儿,他还是个害羞的小伙子,可后来,他变成了个不管啥场合都敢大声说话,一点也不怵头的硬汉。

而且,他在学校时因为成绩出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艾跃进跟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样,心里挺没底的,不知道找啥样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出力。

幸亏艾跃进的老师给他指了条明路,艾跃进这就留在了南开大学,站在讲台上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讲课,传授学问。

【艾公谈“灭掉日本”】

艾跃进在南开大学教书那会儿,由于他讲课既强硬又风趣,还特别接地气,所以深得学生们的喜爱。

就连以前学生们都不怎么上心的军事课,艾跃进一接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大家坐得笔直,跟小军人似的,全神贯注地听他讲,一点不敢分心。

艾公在课堂上分享过他的观点,说中国一旦富强起来,首要任务之一是“要提升对日本的竞争力”。但遗憾的是,有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故意断章取义,只截取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

其实吧,艾公当时在讲台上还补了一句,他说:“等咱们中国强大了,头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让那‘小日本’的军国主义消失。”得说清楚,我这里说的消灭,指的是他们的军国主义,可不是整个日本啊。

军国主义是那场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毛主席曾明确指出:咱们要铲除的是日本的军国主义,还有咱们国家里头的那些坏蛋,这俩才是中日两国真正的对头!

艾跃进有个视频,说的是“要让日本消失”这样的话,但被坏人剪得乱七八糟后放到了网上。结果,就有那么一些人开始疯狂骂艾跃进。不过呢,艾公对此根本不在乎,他知道那是视频被歪曲了意思。

他还亲自告诉学生们:“说话得实事求是,别怕说出口。要是教书或者教孩子时,这儿怕那儿怕的,啥都不敢讲,那咱中国的文化还咋往下传呢,是吧。”

【艾公与学生互相砥砺学问】

艾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每结束一个部分,都会跟同学们一起聊聊学到的知识,听听大家的想法。记得有次艾老师去北大上课时,课间休息时,有个北大的学生找艾老师聊天,就问:“艾老师,南开大学每年能有多少学生出国深造啊?”

艾教授抿了口水,琢磨了一下说:“哎,确切的数字我还真不太清楚,不过我想应该没北大多吧。”说完,他把瓶盖拧紧,朝那些一脸得意的北大学子瞥了一眼。

接着他话锋突变,直接问道:“北大每年培养那么多人,最后能有多少愿意回来的?要是出去了就不愿意回来,这可不是给北大长脸,而是往北大脸上抹黑啊。”

那学生一听,立马就显得有些慌张。艾公见状,开口说道:“小伙子,别慌嘛。老师就是干这个的,给学生纠错、教知识,不懂的就讲明白,学偏了就给掰回来,就这么简单。”

有一回在课堂上,艾公聊起了“如何制造声势”这事儿,他瞅见同学们一脸迷茫,好像明白点儿又好像不太明白。艾公见状,先喝了口水,然后把眼镜摘了下来,接着故意皱起了眉头。

直勾勾地看着台下一位同学,我开口问道:“你在干啥呢?现在是上课时间,你咋在那摆弄手指头呢?懂不懂啥叫尊重老师啊?”

那个学生一脸茫然地望着艾老师,旁边原本在交谈的同学们也纷纷闭嘴,都把目光投向了被“指点”的同学。那位同学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艾老师看到这个情况,赶紧又露出了笑容。

讲道:“瞧瞧,这便是搞气氛的手段。那位同学啥也没干,就坐得笔直端正。我这么说,其实是成心要搅和你们的思想,让你们去议论他。这会儿,我就给这位同学制造了个紧张环境,这就是我搞出来的气氛。”

【艾公病逝】

2014年的时候,艾公被查出了胃癌,医生不得已切掉了他大部分胃,足足有四分之三。学校看艾跃进身体这样,就劝他停课养养身子,但艾公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些学生,就是不肯歇着。

艾公之前因为生病,不得不休息了好一阵子。后来,尽管身体非常虚弱,他还是硬撑着连续上了十六天的课,每天两堂课,每堂都是满满的两个小时,就是为了把之前落下的课程内容全都给补上。

艾公在一堂课上聊起了自己的身体状况,顺势谈起了生死话题。他说:“我之前得了胃癌,手术切掉了大半个胃,差不多四分之三都没了。”

这课不还是顺顺利利讲完了吗,说实话,能凑合一下的话,谁愿意真的放弃呢,大家都想好好活着,但碰到这种没办法的事,我就觉得,宁愿在讲台上坚持到底,也绝不轻易在病床上放弃。”

学生们在台下眼眶慢慢湿润了,接着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艾公和蔼地望着那些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学子,心中仿佛已经预见到了中国的明天,他笑着轻轻点头,然后清了清嗓子,用坚定响亮的声音说:“咱们开始上课!”

2016年4月21日那天,艾公终究还是没能斗过病魔,悄悄地走了。在走之前,他特地跟咱们学生说:“别老想着我,得努力成为我那样的人,最好是能超过我...”

【“鹰鸽”派别的讨论】

说到底,不管是支持强硬立场的还是主张和平的那帮人,他们的出发点都是想给咱中华民族还有全世界保住这份辛苦得来的安宁。强硬派并不是闹着要打仗,他们主要是想着怎么加强咱国家的国防实力。

艾公曾讲过这样的话:“一个国家的国防,在外交上那可是最硬核的底牌。”说的武器啊,可不是用来欺负人的,它是咱们守护和平的重要法子。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