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把困局解读成一群困了的人组成的局,这样的解读风格恐怕多有不妥。
可针对这个解读本身,
我倒是有些“很是妥当”的说法,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困局这个说法,我认为跟规矩有点微妙的关联。
规矩的规,是给所有人提供的规则。
而困局本身,绝不可能是所有人都会陷入的局面。
所以规矩,是给所有人提供的保障,
困局,只能让一部分人陷入困境之中。
诚然,这样的分析多有漏洞,有着显而易见的漏洞,
可正因为有漏洞,正因为这些“本该说清楚的缺失”
正在成为解释这种漏洞的“亮点”,
我想读者朋友们一定会发现那些漏洞本身所意味的事实,
恰恰“填补”了我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提到的困局其实更像是某种规则矩阵之下的行为约束,
约束开始,约束过程,约束结果,
约束过去,约束现在,
恐怕,也会约束未来。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走出困局该如何如何,
走出困局的过程,人们要经历这样那般,那般这样,
但真正走出困局的人会发现,他们在走出来的过程之中,多少存在一些被动的体验,
比如“时势造如何”,比如“机会是给如何人”,
又比如“低谷过后的高峰幻想”,还比如“波折之后的坦途分析”,
这些林林总总的说法,潜台词都有着某种固定模式下的要求使然,
而这些要求,
不是人为存在的,
而是人所必须接受,
必须承受的。
再说的直白点,这里所提到的规矩这个概念,就像是过山车,
是上是下,是蜿蜒曲折,是心惊胆战,
都是“乘客”们的体验过程,
可过山车本身,有着轨道的约束,
那些看似刺激的,实则是轨道本身形成的刻意惊诧,
那些看似惊异的,实则是轨道布局导致的有意为之,
过山车缓缓开动,速度时快时慢,
呼啸着冲下来,艰难的爬上去,
如同某种寓意一般存在的过山车,正在按部就班,
却又营造出某种“惊喜连连”的景象,去往该去的
必须去的方向,
身为乘客的我们,看似行驶在命运的轨道上,
但实则前路如何,
早已“规矩”。

既然困局是我们必将面对的一部分,而又因为“铁轨原理”的影响,
我们既然无法摆脱(毕竟从过山车上跳下来可不是明智的选择)
又没必要因此过度难过(事实上难过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所以,困局,还就是给“该睡觉的人”准备的一个机会,
虽然起初,人们会因为各种精神上的痛苦睡不着觉,
但当人们看透了这其中的门道之后,
睡意袭来,安然入梦倒是成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曲线办法”: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在过山车里,体味人生的跌宕起伏,
闭上眼睛睡一觉,一开始肯定很难,
但要是适应了,习惯了,
那过山车的上下起伏,那耳边的呼啸之音,
都会成为助你入眠,伴你入睡的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