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青铜时代”,就是以青铜为改造自然的主要材料。学者蒋晓春的《中国青铜时代起始时间考》中明确指出:青铜时代具备这样一个特点,即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
以此标准来看,目前比较公认的结论是:中原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应是二里头文化第二期,即公元前1680至前1610年。二里头之前,比如马家窑遗址、陶寺遗址、王城岗遗址都有零星青铜器出现,但毕竟只是零星发现,并不符合上述青铜时代的特点。
过去百年以来,中国出土的青铜器数量极大。《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仅国有单位收藏的青铜器就高达1403451件。比如上博数字文物库中共有7911件铜器,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有4153件,且还有很多大型青铜器。如果算上国内私人的和国外的,数量就更为惊人了。
总之,无论青铜器数量总量,还是冶铸技术(比如勾践青铜剑,秦国青铜技术水平等),或者说冶炼遗址等(中国考古发现多处夏商周时代的大型冶炼遗址,以及铸造遗址,其中晋国侯马遗址出土3万多件陶范),中国青铜时代货真价实,有庞大的证据体系,而且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按照西方历史描述,苏美尔最先进入青铜时代,比中国早了千年,之后古埃及,还有与中国差不多进入青铜时代的古希腊米诺斯文明。问题在于:以衡量中国青铜时代的标准来看,西方这一历史叙事到底可不可信呢?
首先,中国以西出土多少青铜器
关于西方青铜情况,其中很多问题掰扯不清,不如简单粗暴一些,直接看出土了多少青铜器。
其中,“出土”是指在考古遗址中出土,有相关考古报告,因为青铜器本身无法断代,且在当时中外都很珍贵、不太可能随便丢弃,因此一般会在遗址、墓葬中出土,这种青铜器也可以较为准确的断代。至于海里捞的、地里挖出的孤零零的青铜器,不太好断代,可信度较低。
据此,“听伟哥讲山海经”大致统计过,就是中国新疆以西出土的青铜器,整体重量不超过70斤。笔者没有统计过,但翻阅西方青铜资料,可以看到大概情况与他说的差不多,因为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基本都是小型的,比如小饰品戒指等,真正大型青铜器基本都是在莫名其妙地点发现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以西出土的青铜器中,鲜有青铜工具,连本应在建造金字塔时会留下大量工具的古埃及也鲜有发现;同时,缺少大型采冶遗址,与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当然,英国莫名其妙的出土了两批青铜斧头,数量很大,每批数量都在500左右,但如此庞大的青铜斧头却缺少对应的聚居区、采冶遗址等,缺少对应的人类活动遗址。
总之,以中国以西出土的可信的青铜器来说:数量少,还不到中国青铜器的零头;重量低,还不如一件司母戊鼎的重量;缺少采冶遗址,尤其普及青铜器需要的大型采冶遗址;工具类过低,青铜时代是用青铜改造自然的,工具过少明显违背常理。据此,以衡量中国青铜时代的标准来看,说中国以西有青铜时代显然是有些勉强。
其次,西方铜铁叙事留下的悖论
前些年,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的文章《秦朝的青铜剑VS古罗马的铁剑,谁会赢?到底是什么合金材质》中,谈到相当于中国秦汉时的欧洲铁剑硬度普遍不到200HV,十世纪欧洲铁剑基本不超过300HV,而兵马俑里的秦朝青铜剑硬度为约296HV,中山王刘胜铁剑刃部硬度达900~1170HV。
换言之,十世纪前的欧洲铁器硬度,还不如秦朝的锡青铜。西方学者自己的研究结论也说:很多中世纪的剑并没有比1500年前的凯尔特人剑好多少。需要说明的是,包括一些知名学者,想当然的认为铁器必然优于青铜、钢必然优于铁,实质对冶金史缺乏了解。
问题是:这样一来就出现悖论,因为按照西方叙事,西亚欧洲北非都有发达的青铜文明,都早已懂得青铜铸造,液态青铜在模范中浇铸成器,可以批量获得青铜器,而欧洲14世纪前只有“块炼铁”,得到半融合的海绵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人力锻打,既然花费大量成本得到的铁器硬度还不超过青铜、且还没办法批量制造,那么为何不继续使用早已成熟的青铜铸造?
其中,欧洲是14世纪后学到中国生铁冶炼技术,中亚西亚应该早一些。史记记载从大宛到安息“不知铸器”,后来因为汉人的缘故学会铸器,但此前只是块炼铁。但即便如此,中国以西长期以来还是以块炼铁为主,因为生铁冶炼对炉温、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分工要求都很高。
结合中国以西出土的青铜器情况来看:这些地方应该没有发达成熟的青铜铸造技术,所以才会发展块炼铁;反之,则不符合常理。问题是,既然没有成熟的青铜铸造技术,又如何说有辉煌的“青铜时代”呢?同理,既然只有块炼铁,又如何有普及铁器的辉煌的“铁器时代”?
综上,中国以西肯定有青铜器,但这些可信的零星的小型青铜器,以及铜铁叙事的悖论,说明西方没有真正掌握青铜铸造技术,只是偶尔冶炼出青铜,或是贸易而来,或对贸易而来的青铜器再加工,由此就很难说有过真正的青铜时代。
最后,去年曝出一件事,就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圣马可飞狮”,被发现源自中国唐宋时的镇墓兽,材料是青铜,威尼斯人将镇墓兽改造成“飞狮”。问题在于:运输成本、改造成本难道不高,为何不直接冶铸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完美“飞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