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医妇科刘真淋治疗女性带下病案例一则

刘真淋大夫 2025-04-24 11:22:54

袁女士女59岁

初诊:202*年03月22日

主诉:下阴红肿疼痛几月,伴有瘙痒。

现病史:患者诉已停经10年,近几年下阴反复疼痛伴有红肿瘙痒,医院检查炎症感染,每次偶靠口服抗生素缓解,服用后没多久依旧复发。近几个月症状加重,且口服抗生素已无疗效。故求助于中医治疗。现症见:外阴红肿疼痛,伴有明显的瘙痒,无分泌物,无异味,口腔易溃疡长泡,诉一吃抗生素就会溃疡,二便正常,无其他不适。胃口一般,睡眠尚可。舌红,苔薄腻,脉弦细涩。

中医诊断:带下病

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味

炙甘草32g干姜24g黄芩24g黄连8g

法半夏15g党参15g大枣20g炒鸡内金30g

煅牡蛎30g苦参10g×5副

水煎服,作一次煎煮,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202*年03月28日

诉服上方后明显改善,肿痛、瘙痒感完全消失,因担心复发,故来复诊巩固调理。故效不更方,继续上方加减巩固治疗。

按语:患者诉长期用抗生素,且每次抗生素后易长泡溃疡。故首先考虑是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寒热错杂,湿热下注。从而导致下阴病反反复复,故首选甘草泻心汤,方中党参、干姜、枣温脾健胃,以运水湿;甘草、黄芩、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干姜、半夏辛燥,既可开阴凝而祛湿,又可防黄芩、黄连苦寒太过。本方有补中和胃、清热止泻之功。甘草泻心汤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分别用于治疗“狐惑病”和“虚痞”。原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而后加鸡内金、煅牡蛎健脾利湿,苦参止痒。诸药合用,疗效显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