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准备好出游了吗?走进深山,与大自然对话,但千万要记住,踏青要走“寻常路”。
记者今日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获悉,4月至今全市已有近10起山中被困的警情。其中,下半月此类警情较为密集,有7起。
宁波公安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假期出游开开心心地玩,平平安安回家。

鄞州民辅警入山搜寻被困者。
4月23日晚上7点左右,鄞州公安分局东钱湖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她们在当地茶亭自由之滨旁边的山上游玩。其中一人的脚不慎扭伤,下不了山了,同时手机电量不足……
接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熟悉周边山势的村干部,组成联合搜救队赶赴现场。
与此同时,民警一再嘱咐报警女子“保存手机电量和体力”,等待救援力量抵达。
山中树林密布、荆棘丛生,天黑路险,救援难度不小。
搜救力量用了近两个小时,找到了两名被困女子。但因山中地形复杂,担架一时间无法展开,最终还是辅警背着伤者下了山。

辅警背着伤者下山。
平安抵达山脚,经医护人员检查,确认无大碍后,两名女子向救援人员致谢并离去。
无独有偶,慈溪近期也出现山中被困警情。这次救援更是动用“水陆空”力量,才化险为夷。
“警察同志,帮帮我!我在上林湖北边的山里迷路了。”慈溪匡堰派出所日前接到群众报警,称他独自登山,因不熟悉路线,不慎迷失山林。

慈溪民辅警入山寻人。
眼看天色越来越暗,手机电量告急,他情急之下只能报警求助。

无人机立功,通过热成像找到被困者。
更为严峻的是,民警回拨电话时发现对方已关机,仅能依据模糊方位展开搜救。为尽快找到被困男子,警方在派遣地面搜救人员的同时,紧急启用无人机协助搜寻。
一个半小时后,无人机“飞手”锁定了一个热成像图源,确认就是被困人员。但他所处的位置很“糟糕”——在山的另一侧,周边被水域包围。地面救援人员绕山路赶过去,需要2个小时。
后来,冲锋艇抵达,在无人机的引导下,他们通过水路赶往被困人员处,成功救出被困者。
北仑、江北等地也有类似险情。
在北仑,一名女子前不久在福泉山徒步时未按原路返回,抱着“任何小路均可下山”的侥幸心理擅自改道,结果迷失在山中。

北仑民辅警夜入山中寻人。
之后,梅山派出所与白峰派出所联动,民辅警入山搜寻,2小时后终于在一处水库边的山路上发现了被困者。

老人就是从这掉下来,受伤被困。
在江北,63岁的杭州大爷来甬游玩,在江北小灵峰拍照时突遭意外——一脚踩空,失足从悬崖处摔落。
接警后,民辅警、消防救援人员等赶到现场,用软担架将老人安全抬下山。经送医救治,老人除身上两处骨折、踝关节挫伤外,无生命危险。
记住,入山游玩,一定要走“寻常路”。
“我们很早以前就预警过,除了海曙、奉化、余姚三地涉四明山区域最易发生‘驴友’被困警情外,宁海多地以及鄞州的东钱湖,同样是高发区。”宁波公安相关负责人说,计划前往山中游玩的市民,出发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从上述几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这些“经验教训”:
其一,千万别走“野路”,容易迷失;
其二,带上手机充电宝,不会出现电量焦虑;
其三,急救包最好备一份,并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
其四,进山最好结伴而行,能相互有个照应……
另外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纵观山中被困警情,除了占绝大多数的“驴友”因各种原因迷失山林外,还有一类——群众入山务农,不小心受伤被困。尤其这个时节挖笋忙,这样的山中被困警情更是不少。
警方提醒,出发前一定要和家里人打个招呼,说明去向。同时,确保手机在身,电量充足,这样发生意外时也能紧急报警求助。
来源 甬派
请自量其力,别做浪费社会资源的犟驴!
她(他)们是想好不容易放假在野外来点刺激的,聆听自己兽性的声音……却被你们救援的扫了兴!
这样的应该收费,10万起步。
最瘦弱的辅警背着伤者,两个高大的民警在看着
浪费了资源
现在通讯便利,还能随时求救,倒回三四十年前,这些人是不是都要嘎了?[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