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省委一季度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总结一季度工作,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实现良好开局。
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透过“5.7%”,我们读出的是“确定性”。
(一)
确定性,来自我省长期以来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内需是稳增长的主力。随着一季度良好开局24条政策措施效应持续显现、“两重”“两新”加力推进,我省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延续良好态势。
例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比上年全年高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民生消费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比上年全年高1.2个百分点,省重点项目投资超序时进度。
近年来,福建坚定不移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做大做优做强县域重点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在稳增长中作用更加凸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占比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轴来看,中国经济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展现了强大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福建亦是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进、稳中有进,彰显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作为。
(二)
确定性,来自福建民营经济这片“广袤森林”。
面对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晋江市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并不慌乱:“泳衣订单季节性明显,美国的订单是去年下的,4月初已经出完,后续难免受影响,但通过其他市场能补回来。”原来,该公司七八年前就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这几年,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东风,欧洲市场订单占比从30%增长到55%左右,南美增长到25%左右。
给民企底气的,除了“多点开花”,还有“两条腿”走路。立足超大规模市场,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优安纳伞业、荣耀健康科技等一批福建企业,从贴牌代工升级为打造自主品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两家企业负责人的理念不谋而合:“关税大棒”之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好产品总会有市场,品牌出海依然是未来方向。
福建民营经济呈现“七七七八九”的贡献格局,正是千千万万中小企业以草根般的韧性、灵活性、敏锐性,敢拼会赢、不惧风雨,支撑福建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到打好“组合拳”、建立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中央和省里都做好了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准备。政企团结一心、主动作为,定能爬坡过坎、再上台阶。
(三)
确定性,来自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紧抓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元旦春节一开假就召开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深入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提振,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省委一季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奋力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双过半”,部署了“更大力度扩大内需、稳外贸外资、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惠民生保安全”五项重点任务。
记者梳理重点任务发现,共通之处仍是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这既是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兴业的热土”的根本原因,也是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份的福建赢得未来的重要保证。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进一步破除发展观念上的障碍、市场准入壁垒和体制机制藩篱,主动抓好经济、服务企业、破解难题、促进发展。
专注自身发展、深化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必将越走越宽。当投资者在寻找确定性时,福建正以“广袤森林”、清新空气、活力热土,孕育并守护最宝贵的“绿洲”。(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
扫一扫看屏山君报道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