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子患重度抑郁自杀,半年后病症消失,医生3个方法值得借鉴

柚子来看趣事 2025-04-20 15:17:50

2023年,25岁的林语是深圳一家宠物店的店长,每日与萌宠相伴,工作充实有趣。家庭更是她幸福的港湾,丈夫温柔体贴,孩子天真可爱,父母安康和蔼。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份稳稳的幸福,让她倍感珍惜与满足。

然而,2023年2月11日,这份平静被彻底打破。当天,店里收留了一只性格暴躁的流浪狗,林语在喂食时不慎触碰到它受伤的爪子,遭狗咬伤。她本能阻挡时不慎打到小狗鼻子,这一幕恰好被一位进店的顾客拍下,为博流量,该顾客断章取义地将视频发布到网络,并配以宠物店店长虐狗的标题。视频迅速引发网络热议,部分激进的网友甚至人肉搜索林语,曝光她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

网络上指责声如汹涌潮水般将林语淹没,她声嘶力竭地解释,可网友早已给她贴上虐狗恶魔的标签,根本不听分辩。2023年2月14日,情人节,林语收到一个包装精美的快递,她以为是丈夫送的礼物,满心欢喜地拆开。然而,一个贴着她照片的小人出现在眼前,照片里她笑容灿烂,此刻却被恶意地贴在浑身扎满针的小人身上。盒子周围密密麻麻贴满“虐狗真恶心”五个大字,每个字都似重锤,狠狠砸在她神经上。她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双手捂住嘴,想压住那即将冲破喉咙的尖叫。可恐惧与愤怒还是让她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声,她尖叫着把盒子扔开,盒子重重砸地,东西散落一地。林语也瘫倒在地,泪水止不住地流,浸湿了衣襟。

傍晚,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手机不断翻看网友对她的谩骂,她知道自己不该看这些,理智在脑海中疯狂呐喊,可她的手却像是失去了控制,机械地翻看着那些刺眼的文字。每看一条,她的脸色就愈发苍白一分,嘴唇也被咬得泛起了青紫,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最后,她将手机狠狠砸向衣柜,抱着头大声痛哭,直到哭累昏睡过去。

那天之后,林语常常做噩梦,梦里全是那个小人和网友的辱骂。睡眠不足让她的神经十分脆弱,一点小的声音都会让她受到惊吓,整个人状态低迷至极。她的食欲全无,曾经爱不释口的炸鸡,如今端到面前,也激不起半点食欲,每餐只是象征性的吃几口便作罢。出差回来的丈夫发现,林语如今瘦的脸颊凹陷,而且经常坐在书桌前发呆一整天,平日爱玩的她也将近一周没有出过门。

家人看着憔悴不堪的林语心疼不已,带她去医院心理科进行诊治。医生对林语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贝克抑郁量表(BDI)为45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30分,自评抑郁量表(SDS)为73分,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医生指出,林语所表现出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症状,均是重度抑郁症的典型表现。需要立即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医生开具了曲舍林和氟西汀进行联合治疗,同时叮嘱家人也需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要避免林语再度接受刺激,以帮助林语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在家人的关爱支持下,林语开始配合药物治疗,她每天按时服药,家人也调出监控在网络上进行澄清,同时给造谣人发律师函,网络上的声音也逐渐消失。林语配合着吃药,情况逐渐好转,脸上笑容变多了,也愿意走出房门了,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意外出现在2023年5月2日,林语鼓起勇气带着一只温顺的小狗散步,希望能重新找回与宠物相处的快乐。然而,当她走在街上时,突然有人指着她说:“这不是虐狗的店主吗?”紧接着,各种难听的污言秽语传入她的耳中。林语感到一阵强烈的窒息感,仿佛有人扼住了她的喉咙。她回想起那段痛苦的经历,网友们的指责、攻击、人肉搜索……她尖叫着跑回家中。

那一刻,林语感觉自己的心跳仿佛要冲破胸膛,每一次搏动都像是在重重地敲打着她的意识。她努力地想要冷静下来,深呼吸,但双手却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在那种混乱和绝望的状态下,林语无意识地打开药瓶,一瓶接着一瓶地吞下了抗抑郁药物。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这个动作,仿佛这是唯一能让她逃离现实的方式。

然而,药物过量的反应很快便显现出来。林语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眼前一黑,身体失去了平衡,重重摔倒在地。此时,家人正在另一个房间,但他们隐约听到了些许异样的动静。当他们赶到林语身边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只见林语躺在地上,身体蜷缩成一团,不断抽搐,口吐白沫,眼球震颤不已,整个人看上去已经失去了意识。家人们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林语的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心跳忽快忽慢,呼吸也变得微弱而急促。幸运的是,由于家人的及时发现和迅速送医,医生们及时对林语进行了洗胃和血液透析。经过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林语的生命体征终于逐渐稳定下来,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次经历,对林语和她的家人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教训。他们深刻意识到,抑郁症绝非简单的情绪波动,而是一种需要专业干预的严重心理疾病。于是,丈夫郑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求治疗之路,他四处搜集资料,参加了一场又一场关于抑郁症的专家讲座,最终,在无数次的探索与总结后,他精心制定了一套贴合林语情况的抗抑郁方案,并严格执行。一年的时间过去,林语生活完全步入了正轨,她顺利返回宠物店工作,整个人焕然一新。

2024年5月17日,林语在医院复查时,结果也同样令人振奋——心理测量表的分数已回归正常。这样的变化,让医生们倍感惊讶。要知道,以往在临床上,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之路往往漫长而艰辛,就算数年服药、反复调整,仍可能难以完全康复。而林语,竟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如此显著的转变,甚至无需再依赖药物,这简直堪称奇迹,医生们纷纷夸赞林语,对她坚持与努力表示由衷的赞赏。

这一幕,也引起了周围等待复查的病人及其家属的注意。他们纷纷围了过来,眼神中满是期盼与急切,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道:“你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呀?我家孩子吃了好久的药,可情况还是不见好转,这可着急死我们了。”

看着这些同样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家庭,林语心中满是感慨,她微笑着真诚分享道:“其实啊,抑郁症的治疗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我在治疗过程一直坚持做了三件事,方法特别简单,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主要是没花一分钱就把病给治好了。只要你们也能像我一样坚持下去,肯定能看到好转。”

林语一直做的三件事是什么呢?

每天进行半小时的冥想:

找个安静、不受打扰的地方,轻轻闭上眼睛,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一开始,脑海里会冒出各种各样的念头,像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但不用去管它们,只需要专注地感受每一次吸气和呼气。慢慢地,这些杂念就会越来越少,内心变得特别平静,这种平静能极大地缓解情绪焦虑,让一直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冥想就像是给心灵做了一次深度清洁,让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主动与身边信任的人进行交流:

定期和家人坐在一起分享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不管是开心的事,还是难过、困惑的事,都要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家人会给予温暖的回应和真诚的建议。而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治疗过程中坚强的后盾。适当和朋友们相约去公园散步,对他们敞开心扉,朋友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给予新的启发,这样能有效减轻心中的负担,使心情变得舒畅。这种交流能让抑郁症患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力量,使其能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

每按时起床、睡觉。早上,在固定的时间起床,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的空气,让身体充满活力地迎接新的一天。晚上,提前做好准备,放松身心,准时入睡。规律的作息会让生物钟保持稳定,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在饮食方面,注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合理的饮食为身体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营养,身体状态会越来越好,精力更加充沛。有了好的身体状态,才更有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也更有信心去战胜抑郁症。

资料来源:

[1]林文婧,林佳荔. “情绪流感”高发期,如何走出低谷?[N]. 福州日报, 2025-04-16 (003).

[2]许佳丽. 如何让青少年远离抑郁症? [J]. 健康必读, 2025, (11): 79.

[3]吴强. 情绪失控的背后:焦虑症与抑郁症的识别与治疗 [J]. 健康必读, 2025, (11): 50.

(《25岁女子患重度抑郁自杀,半年后病症消失,医生3个方法值得借鉴》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1 阅读:253

柚子来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