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慰问传真情 致敬最美耕耘者
4月14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彦恒;市委教育工委委员、三级主任科员薄杰;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志峰;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李胜涛;教师教育股张志一行来到景和镇初级中学,亲切慰问了身患重病仍坚持上课的程桂霞老师,并为她送来了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慰问组一行与程桂霞老师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她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对她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坚守教学岗位、默默奉献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张彦恒表示,程桂霞老师这种敬业精神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也体现了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同时,还叮嘱程桂霞老师要注意休息,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程桂霞老师对教体局领导的关心慰问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虽然身体有些不适,但看到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就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粉笔。她表示,一定牢记领导的关怀,积极配合治疗,早日以最佳状态重返课堂。

三尺讲台抗癌魔——程桂霞老师事迹简介
她身患癌症
却从不曾放弃教学工作
因牵挂三尺讲台
执着地与生命赛跑
把学生的点滴成长和进步
当作抗击癌症的良药
她是河间市景和镇初级中学
教师程桂霞
都说生命诚可贵,可在程桂霞眼里,却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班里每一个学生的牵挂。2015年,她因病切除了左肾。手术后她放不下毕业班的孩子们,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进度,她在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毅然回到了讲台,继续担任九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

然而,命运又一次和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2024年5月,程桂霞老师因身体多处不适,全身乏力,疼痛难忍,在家人的劝说下,到沧州中心医院检查。然而,一张病理检测报告瞬间击碎了一个幸福家庭的平静,程桂霞被确诊为卵巢癌Ⅲc期且转移肝脏和直肠,在医生的建议下,转院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因病情持续加重,做了紧急手术。她躺在手术台上,经历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生死考验。从清晨7点多到晚上10点多,这场艰难的手术仿佛是一场与死神的激烈搏斗。术后,她被推进重症监护室。在那里,她与死神顽强抗争,度过了7天的煎熬时光,每一分每一秒,对她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出院后的程桂霞每21天要进行一次化疗。即便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磨难,程桂霞老师的坚韧依旧超乎想象。
医生建议她至少休养两年,好好调养身体。可当她得知学校缺语文教师,心中满是对教育热爱的她,仅休养了几个月,便毅然决然地返回了九年级毕业班的讲台。学校领导劝她多休息一段时间,她却急哭了,“我放不下我那班学生。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无比幸福。站到讲台上,看见学生的笑脸,我就一身轻松,疼痛就消失了。”就这样,校领导无奈答应了她的再三请求。考虑到她还在带病上课,只给她安排了每周7节语文课,可她又主动多承担了3节课。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在课前都会精心备课,尽管病情和药物的影响让她饱受无力、疼痛等折磨,但她在课堂上所迸发出来的热情,依旧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旦站上讲台,她就立刻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面对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她仿佛被注入了无尽的力量。对她来说,看到学生们在自己的教导下有收获有进步,她的内心便充满了成就感与满足感。这种幸福,让她忘却了身体的病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每次化疗,都要经历一周以上的煎熬。为了不耽误学生,她努力克服着呕吐、腹泻、乏力等各种不适,准时赶回学校上课。好几次,她都险些晕倒在讲台上。几次化疗后,她原本一头乌黑的头发全部掉光,坚强的她很快调整好心态,戴上假发后,依然积极阳光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让孩子们看出异样,她不想让学生因为自己的病情,影响了学习成绩。

她以顽强的毅力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以自己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引领着一批又一批孩子奋发图强,也引领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在2024年度总结中,她写道,“我能做好什么事?我想,我能做好的事,无非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学当中。”
在教学的漫漫征途中,她辛勤耕耘,收获了满仓的硕果。那些闪闪发光的荣誉,便是对她卓越教学成果最有力的见证。2016年被评为沧州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当选“河间好人”,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楷模;2019年,荣获沧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在师风师德演讲活动中,她撰写的论文《用无私成就事业,用爱心铸就师魂》荣获沧州市二等奖;2021年,她又凭借出色的班级管理能力,被评为河间市优秀班主任。

程桂霞老师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师风师德,哪怕身处最艰难的时刻,也从未有过一丝放弃教育事业的念头。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生命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巨大勇气,看到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看到了对学生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她就像一面旗帜,为全市教职工树立起坚韧不拔的榜样,激励着我们在追求教育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来源:河间教育
我们学校和家长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忽略了对孩子做人和道德品行的培养,只有扎下做人的根,才能避免孩子沉迷堕落、走上邪路、违法犯罪,孩子才能真正成才! 传统优秀文化经典、好书《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了凡四训》、《寿康宝鉴》、《百病寻源记》等;传统文化光碟巜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是做人的根,是重中之重的经典和好书,值得用来教育孩子,受用一生。可在网上搜看,也可以在网上各种购物平台上购买并送到家。 孩子学了做人的道理,扎下道德品行的根,就会懂得因果关系(明因识果),知道干坏事、违法犯罪后,就会产生不好的果报,从而自觉断除恶因,避免恶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