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不仅不花钱,一度电还要倒找两毛钱。这种事情居然也发生了。
今年在德国出现了负电价的现象,用电不花钱还赚钱,原以为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外国。
元月19日,浙江的电力市场现货价格出现了每千瓦时-0.2元的报价,也就是每度电价为负两毛钱。
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新能源发电量太大,而用电量却在减少,发电企业不得不亏本卖电。

新能源发电面临的问题,不能有计划的控制发电量。发完电必须要送出去,而水力发电和煤电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新能源发电量从5亿度增长到14亿度,仅仅只用了4年,而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仍然在延续。
从目前来看,这种负电价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
浙江发生这种负电价情况也不是全天,而是集中发生在中午1点左右。这个时候是光伏发电量的高峰,同时是用电量的低峰。所以发电企业不得不亏本把电卖出去。
相对于居民用电0.56元,工业用电高达8毛以上价格,如果真能够每度电价出现负数,对于居民或者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但由于这种负电价出现的时间较短,主要是在白天几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因此对整体电价影响不大。
并且这个电价是由发电厂上网的价格,并不是实际的终端价格。所以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目前还不会直接体会到负电价的好处。
但是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供电成本,整个电价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
新能源发电的迅猛增长,也要求我们适当的控制规模,同时也应该鼓励新能源发电直接进入千家万户与企业,减少国网的压力。
大力发展储能技术,把用不完的电临时储存起来,在高峰期再释放出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