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里有100万,准备平分给3个儿子,老大的一番话,让我感到羞愧

晚风计划 2025-04-19 11:33:45

01

我叫周桂英,今年六十三岁,初中文化,丧偶多年,来自一个小县城。

年轻时我在供销社做过售货员,后来供销社倒闭,我就开始在街边摆摊卖菜、卖小吃,一晃也就干了二十多年。

靠着省吃俭用,再加上老头子去世后单位补贴的一笔抚恤金,我手里勉勉强强攒下了 一百万块钱 。

我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周建国,四十岁,在市里做建筑工头,小日子过得还算稳当;二儿子周建林,三十七岁,在镇上的五金店打工,老婆没工作,家里孩子多,经济紧张;小儿子周建辉,三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去了南方打拼,这些年没怎么联系我,听说最近开了家网店,日子过得好不好我也不太清楚。

我一个老太婆,没什么文化,也不指望孩子们给我养老,但心里总觉得这点钱留着也没什么意思,倒不如在我还清醒的时候分给他们,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可我没想到,我原以为的“公平”,却被老大的几句话,打得粉碎——让我羞愧难当。

02

那天是个阴天,我坐在小区门口晒太阳,手里拎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我记了一年多的账本和银行存折。想着趁清明节三个儿子都要回来祭祖,我可以顺道把这个事说一说。

人老了,心思也多。我整整琢磨了一个礼拜,想着怎么开口才不显得唐突。最终我还是决定,在吃完午饭的时候,把他们叫到屋里,关上门说清楚。

“我呢,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要求,就想趁着自己还能动,不能到时候真的瘫在床上了,儿子们为了这点钱吵起来。”

我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茶几上的水果盘,害怕看到他们反应。

周建林最先开口,“妈您说吧,怎么分我们都听您的。”

建辉也点点头,虽然他人坐得斜斜的,显得有点敷衍,但也没说什么。

我点了点头,把账本拿出来,“我手里攒着一百万,准备每人三十三万,剩下一万给我自己留着应急。”

我本以为他们会高兴,没想到周建国却皱起了眉头。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

“妈,这钱怎么能这么分?”

我愣住了,心里一紧,“怎么了?你有啥意见?”

他抬头看着我,眼神里不带责备,却让我觉得刺骨:“妈,咱们仨兄弟,这几十年,谁对您最好?谁一直在身边帮您?谁出钱出力?”

我张了张嘴,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接着说:“我不是为了多拿钱才说这话,但妈您要是觉得‘平分’就是公平,那我只能说,您老糊涂了。”

我脸红了,尴尬得不知该怎么接话。

他看我不说话,反倒笑了,“行了妈,我不是说那俩弟弟不好,但您自己心里有数。这几年,建林家孩子读书的钱我借了多少?建辉在外头几年都不联系您,过年也不回来,您还想留三分之一给他?”

我听得心里一阵酸楚。确实,建国这几年对我最好。每次我生病,他都陪我去医院;屋里电器坏了,他第一个来修;我摊位被城管赶,他还找熟人给我说情。

而建林,虽然也孝顺,但家里太拮据,借钱最多的也是他。小儿子建辉,自从大学毕业后,几乎没回过几次家,电话也一年才打个两回。

我低头不语,心里乱成一团。

建林见气氛僵住了,也开口说话:“哥说得对,我也不争。妈,我这几年确实借了不少钱,也还不上,您要觉得不该给我那么多,我认。”

我一听,急了:“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分你们,是因为你们都是我的儿子,一个不能少!”

建辉这时终于说话了,语气却带着点冷意:“妈,您要是真觉得我们是一个样,那就继续平分吧。反正我也不稀罕。”

我一听这话,心口像被针扎了一下。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建国那句话:“妈,您要是觉得‘平分’就是公平,那我只能说,您老糊涂了。”

我开始回想这几十年。

建国十六岁就辍学打工,为了给他爸治病,几乎把自己身体也熬坏了。后来他结婚,媳妇不愿意跟我住在一起,是他做工作才勉强留下来,结果媳妇离家出走,他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没怎么抱怨过。

有一年我生病住院,他请了整整一个月的假,天天陪在我身边。而建辉呢?我打电话告诉他,他只说一句“我工作忙,回不来”,然后就没下文了。

我忽然明白了, 所谓的“公平”,不是机械地平均分配,而是要看每个人的付出和情分。

第二天,我把三个儿子叫到一起,重新说了分配的事。

“我考虑了一晚,建国,你拿五十万;建林,你拿三十万;建辉,你拿二十万。这是我做母亲的决定,你们要是不愿意,就别拿。”

建辉的脸一下子就变了,“妈,您这是偏心!”

我看着他,“我偏心?那你说你这些年做了啥?你连过年都不回家,打个电话都懒得打,拿什么让我不偏心?”

他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建国没说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站起身去倒了杯水递给我,“妈,您做主,我们听您的。”

我接过水,手有点抖,心里却前所未有的踏实。

03

我把钱分了,分得不平均,却分得安心。

后来我听邻居说,建辉回去后变了很多,开始经常打电话问我冷暖,甚至还寄了几次土特产回来。我没多说什么,只是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也许,有时候真正的唤醒,不是责备,而是一次公正的选择。

我不知道这个选择对不对,但我知道,这一次,我不是为了“做一个好母亲”去强求所谓的公平,而是为了做一个“清醒的母亲”,去面对真实的感情和生活。

人生走到晚年,才发现,最难的不是攒钱,而是 分清感情的轻重 。这一次,我终于做到了。

0 阅读:13

晚风计划

简介:用枯燥的文字诉说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