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子女越多,晚年生活越有保障。
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家庭观念的转变,很多老年人发现,到了晚年反而是独生子女的老年人过得更幸福。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晚年幸福不幸福,其实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多子女老人,主要看兜里有没有钱。
毕竟,不管什么时候,有钱才有“底气”,有钱幸福指数才会高。即便身体有恙,那也是有钱比没钱好。
为啥说,独生子女的老人比较有钱呢?
只因为,当年计划生育的时候,城市里的家庭基本都严格执行了,所以城里独生子女家庭居多。
这些家庭本身条件就不错,医保、社保都有,生活有保障。
而农村地区,传统观念里“多子多福”,生孩子相对多一些,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两个,甚至更多。
当时我国有些地方,高层还考虑到了各地的习俗,政策适当放宽了一些,比如头胎是女孩可以再生一胎。
正因如此,在农村地区大多都是多子女家庭。原本家庭条件就不好,接下来还要养孩子,费用也不少。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显示,把一个孩子养到成年平均得花53.8万元,要是读到本科毕业,得68万元。
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多一份开销。独生子女家庭只养一个孩子,经济压力小,自然能存下更多钱。等老了,养老金也更充裕,生活更有保障。
而且,现在社会观念也变了,养老不再全靠子女。
或者说,想靠子女,还得子女有出息,当今还有很多啃老的子女呢,更别提幸福养老了。
这里的省心,大致有两个层面。
一是未来给子女带孩子省心;另一个就是继承家产的时候省心。
当今社会,老人给子女带孩子几乎成了全社会公认的一件事了。好像不给子女带孩子,反而会被人指指点点。
那样的话,老人就会被带孙子绑架,首先幸福就打折扣了。
要知道,带孩子远比上班还要累。上班的时候至少还有时间偷偷懒,摸摸鱼,而带孩子几乎24小时都得盯着。
对于孩子来说,总会有很多潜在的危险,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
稍微看一下手机,孩子就可能不小心碰到头。
尤其是越小的孩子,完全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呆着,必须有家长在旁边看护。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能休息,孩子总是会半夜哭。
这还没完,要是独生子女,最多也就一个到两个孩子,等孩子上了学或者上了高年级还能轻松一些。
要是子女多的话,可能看完老大的孩子,还有老二的,甚至还有老三、老四的,老年人的身体和精力本来就有限,这样的“车轮战”,几乎没人扛得住。
研究表明,当老年人过度劳累时,不仅会诱发身体疾病,还可能出现心理上的不适。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子女的老人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几乎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还有就是分家产,继承财产的时候。即便多子女家庭的老人可能财产较少,但再少,在分配的时候还是容易引起麻烦的。
现实生活中,多子女家庭最终因老人的养老、照顾问题,或者家产分割多少问题争吵的大有人在。
对于老人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对孩子的争吵心里很难受,却又无能为力。这时候别说省心了,操心都没法操心。
除了钱、带娃和家产继承的问题外,情感支持也很重要。
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情感上也更幸福!
独生子女从小就和父母感情深,没有兄弟姐妹分走父母的爱,长大后这种感情也不会变。
他们更懂得关心父母,经常陪陪父母,聊聊心里话。
而多子女家庭,有时候兄弟姐妹之间会因为各种事儿闹矛盾,感情也会受到影响。现实生活中,亲姐妹、兄弟闹矛盾的多的是。
老人晚年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从大数据上看,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总的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晚年生活更幸福,这并不是偶然的。
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养老观念也得跟着变。
以前那种“多子多福”的观念,现在看来并不一定适用。幸福的晚年,不在于子女的数量,而在于子女的质量,以及家庭的和谐氛围。
当然啦,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但独生子女家庭的这些优势,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最后希望每个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不管是一儿一女,还是多子多福,关键是要让老人开心、自在。
读者们,关于“独生子女的老人和多子女老人谁更幸福”,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