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需要突击,就像应急之类的事件,或者是某项急能险重任务,需要快速突击。有些事,则需要温火,不能搞突击。
最近,个别地方发生了重大案件。对此,各地都很重视,立即吸取教训,为防止类似事件在当地发生,动作不可谓不快,行动十分迅速,有的甚至事不过夜,连夜开会、连夜传达、连夜部署,连双休日都不休息,并提出刚性要求,明确当地坚决不能发生类似问题。
有的地方还要求,三天之内把本地重点线索、有情况的人员、容易出现问题的人员彻底排查清楚,要加大排查力度,确保辖区内人员一个不漏,必须排查一遍,建立台账,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动作和要求,看出了该地的工作力度,值得肯定。不过,仔细一推敲,又觉得很有意思,这是典型的突击工作法。要知道,重大事故也好,恶性案件也好,虽然有的是突发,但多是都是有征兆的,在没有爆发之前都是潜在的,在这期间如果当事人顺心了,可能就不会发生问题,甚至永远不会发生问题。反之,受到刺激或者不公平待遇,有些矛盾没有化解开,或者是激化了新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问题。
重点人员也好,重点部位也好,平时看的都是正常的,谁脸上也不会贴要作案、要干坏事的标签。过去常说的一句话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瞬间实则潜伏多日。
说这么多什么意思呢,就是抓这项工作,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重在平时,要从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发现问题、排查问题、化解矛盾,平时的工作不到位,根本不知道一些人的思想动态和动机,特别是遇到问题、难题时都躲都饶,都不会积极地做思想工作,想靠这种突击方式掌握一个人的思想是不现实的。
就像有个小区,有位居民要开在自家房子里开超市,结果把承重墙和一些不该砸的部位都给砸了,引起了邻居的不满,所在小区的网格员发现问题后,立马采取措施,先是做周边邻居的工作,之后通过恳谈会、听证会等形式,无意中让要开超市的居民有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后来个人主动向邻居道歉,并修复恢复了房屋原格局,停止了在该房屋开超市的行为。
此事就是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果等居民要把超市开起来,或者是邻居与其发生矛盾之后再去做工作恐怕都晚了,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矛盾。同时,当下的排查化解矛盾工作,出发点是好的,但没必要兴师动众,在走访过程中谁会主动说自己有问题,不可能的。
随着季节的转换,一些矛盾和问题都会有所显现,作为各级组织和思想工作者,工作下沉是对的,还是要群策群力,把我们“防范的力量”变成“依靠的对象”,让大家都行动起来,抓早抓小,说一说聊一聊,无意中就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不可大面积的突击排查,问谁有没有问题,谁也没问题。白天好好的,晚上就会出事,能预测出来吗,能排查出来吗?
一句话,平时亦是验功时,日常工作一定要到位,要深知亲知全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方平安。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