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为光复汉室鞠躬尽瘁,花费了全部心血,然而,他刚刚病逝五丈原,就被刘禅来了个家产清算,小皇帝这样做究竟是为了敛财,还是为了泄愤?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从小就是个可怜人,三岁丧母,八岁丧父,长大后一直隐居,偶尔找几个朋友来家里唠嗑。然而,他这样躺平的生活也没持续多久,就被刘大耳朵打破了。
当时刘氏集团刚刚成立,刘备正四处招兵买马,就在这时徐庶为他推荐了牛人诸葛亮。刘备一听,自己正好缺一个总经理,那就让诸葛亮来面试吧。
徐庶却表示,这人是大佬,得老总亲自去请。于是,便有了刘老总三顾茅庐。俩人见面后,刘老总就把自己老底全交代了,说自己能力不够,公司又小又破,但是自己有一颗想要赚大钱的心。诸葛亮一听,这人挺实在啊,问题不大。就这样,刘备凭着诚心得到了诸葛亮的pick。
诸葛亮拿到蜀汉集团的offer后,几乎没有一天休息过,经常加班到深夜。在刘老总称帝后,也给他升了官,做了集团的二把手,虽然待遇跟着涨了,但管的事也多了。
223年,伐吴失败的刘老总自知身体不行了,就把公司和儿子都交给诸葛亮,之后就挂了。此时的刘禅才17岁,虽然样样都没老爸强,但好在有诸葛亮,他能放心地做甩手掌柜。
从国家治理,到出兵北伐,啥事都是他来筹划,平时还要督促刘禅多读书,心都操碎了,真是打工不易,诸葛叹气。
这唠叨听多了,刘禅也烦,一整个叛逆少年,看着诸葛亮独揽大权数载,自己在公司就挂了个名,一点实权都没有,他是有气都没地方撒。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刘禅终于体会到了当家做主的感觉,就是要把积压多年的怨气出一出,当即下令不许民间给诸葛亮立庙。
在朝中,掌控蜀国大权的人没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趁机钻空子,上书诬告诸葛亮贪污。
其实,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刘禅写的信中就写过自家的财产情况,提到他家里有800株桑树,15顷良田,够自家人吃饭的,他在外面打仗也没别的花销,吃的穿的都是朝廷给的,除此以外,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了。
那这是啥水平呢?也就相当于一个小地主的家庭吧,这诸葛亮可是丞相,虽不说富得流油,但也不至于这么穷吧!
这刘禅呢也不信,马上令人去抄家,结果没想到诸葛亮真的穷得叮当响,家里无余财,冬天家里人只有一身衣服,需要换洗的时候,就只能先穿夏天的衣服,等冬衣干了再换上。
刘禅一听这消息,跟自己的预判完全不一样啊,这么做不但一点利益没捞着,反而让自己背了一个昏君的名声,气得当场摔了杯子。
其实,在诸葛亮掌权的这11年里,刘禅虽然很崇敬诸葛亮,但也是又气又怕,碍于国家大事不是儿戏,也不敢做什么。在诸葛亮死后查家产,无非就是想借着皇帝的名头,打压一下诸葛亮,如果真能查出点什么,还能挽回一点皇帝的脸面。
可事实让刘禅啪啪打脸啊,啥都没查到,确实如诸葛亮所说,他为蜀国兴汉大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一心为国为民的臣子,纵观历朝历代,也找不出第二个。
而刘禅之所以大怒,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听了小人的谗言,冤枉了相父。还是因为自己身为皇帝,身边竟然没有共谋天下的忠臣,也恨自己无能,在诸葛亮去世后,朝廷依旧要按照以前的章程治理,他没法一个人面对朝中大事,很多情况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其实,就算刘禅的政治才能再不济,他也能看出诸葛亮对他是发自真心的好,所以才会在诸葛亮发丧的时候,痛哭不止,也算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