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废汉自立为帝,登基不过7年,才活到40岁就早早驾崩了,属实有些可惜。有民间传说,曹丕之所以英年早逝,全都是因为他做了两件折寿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曹丕究竟都干了点啥!
众所周知,曹丕的老子是一代枭雄曹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文学素养上,那都是嘎嘎牛,像他这么优秀的人,对待孩子也是相当严厉。
话说曹丕出生时,天空中出现成片的祥云,这可不得了啊,有人就说,曹丕将来肯定是个干大事的人。这话可不是拍马屁,曹丕从小就天资聪颖,博览群书。
正常人6岁还浇水和泥呢,曹丕都能射箭了,八岁就会骑马。这可不是曹操给他报的兴趣班,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些都是保命的本事。
也是从十岁起,曹丕就跟着老爹开始了军旅生活,大大小小,见过不少世面,这也让他的性格比较老成。
这样看来,是不是觉得曹丕还是挺优秀的?那为啥他就是得不到他爹的喜爱呢?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最为优秀的就是曹昂、曹丕、曹植、曹冲。曹昂身为长子,曹操对他是非常看重的。
在曹操攻打张绣时,曹昂也跟在身边,可他那个不靠谱的老爹因为调戏了一个美女,引得一大堆仇家追杀,他为了救父亲,最后战死在宛城。曹昂死后,曹操最中意的就是曹冲,那是当时有名的神童啊。
曹操也为此深感自豪,时不时就在朋友圈里炫娃。可是这曹冲只活到13岁,就染病去世了。那候选人就只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和曹丕不同,曹植从小就是在蜜罐中长大的,风度翩翩的公子哥,这曹操对曹植啊,就是名副其实的亲爹粉,曹植夸夸群的群主,儿子写诗,我夸,儿子出差工作办得好,我还夸。
转过头来,我们再看曹丕呢,估计这辈子他都没被父亲夸过几次,看着弟弟意气风发的样子,他难免不会嫉妒,于是他争夺继承权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217年,在司马懿等人的运作下,曹丕成功当选魏王世子。在曹操病逝后,曹丕继位丞相、魏王,立志要完成父亲统一的遗志,将各方权势集中在自己手中,接着铲除异己,建立自己的部队,之后做了他老子都没做的事,那就是废汉称帝,建立大魏。
曹丕称帝后,也是做了不少好事,在国家治理上,效法上古仁君,对内恩威并重,制法削藩,禁止外戚宦官干政,还让民生休养,复兴儒学,教化民众,大搞经济和文化。
在曹丕的内心,他还是极度渴望山河统一的,从他对国家的治理上,就不难看出他也想做出点大事业,可惜的是,他仅在位7年就去世了,年仅40岁。
对于曹丕的短命,民间多有猜测,说是曹丕做了太多折寿的事,这才短命,那他究竟做了啥事呢?
第一,不尊孝道。曹操刚病逝没多久,身为儿子的曹丕理应守孝三年,咱们说守孝都得咋做啊,你得穿白挂素,不能吃喝玩乐,做事低调不张扬。普通老百姓都应如此,更何况曹丕还是皇帝呢,可这曹丕咋做的呢?
那是大鱼大肉的吃着,还请戏班子来唱曲,这要是曹操知道了,估计棺材板都按不住了。在当时的人们来看,这就是不守孝道。
除此以外的第二件事,那就是他把父亲的老婆们收到了自己的后宫。曹操爱美人,这我们都知道啊,可以说是妻妾成群,而且个顶个的好看,按辈分来说,曹丕都得叫这些美人一声阿姨吧。
可这面老爹刚去世,曹丕就放飞自我了,把这些美人都收入了自己的后宫,这不彻底乱套了吗!哪里还有人伦纲常,曹丕的母亲卞夫人得知此事后,更是气得破口大骂,说他猪狗不如,死了活该。
可这些话到了曹丕的耳朵里,那就像耳旁风一样,听完就过去了,谁也管不着他。
其实,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曹丕只活到40岁,还是有其他几个原因的。曹丕特别喜爱甜食,尤爱葡萄、甘蔗等,但受母亲的遗传他可能有血糖方面的疾病,在医疗落后的时代,这可不是小病,甚至都没法治。
另外一方面,就是曹丕遗传了老爹曹操的疑心病,对外要防着东吴和蜀汉,对内要防着宗亲、兄弟,还有司马懿等大臣,久而久之,心理上多少都有点问题。
还有就是,曹丕本身个性就比较要强,还很少得到父亲的夸赞,所以他越发想要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在父亲死后,他才迫不及待的称帝,对朝政亲力亲为,是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经常熬大夜,如此操劳,哪个好人能顶住啊。
总的来说,像曹丕这样不知节制,多疑,还过度操劳,怎么可能活得长久呢,他只活到40岁,一点也不让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