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讲一个对于正苦学英语的学子可能有些残酷的现象。
有两个年轻人,如今正颠覆机器人行业,他们的英语就很菜。甚至,在学生时期,他们因此算不上“全面发展”的顶级学霸。
说起来,这两个人很多人应该不陌生,一个是眼下的“当红炸子鸡”,一个曾被称为“少年天才”,还是大网红,最近刚刷了一波存在感。
前者就是宇树机器人创始人王兴兴,后者是“稚晖君”,真名叫彭志辉,智元机器人创始人。

宇树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都是当下人形机器人行业最炙手可热的企业。
从春节以来,宇树机器人和王兴兴可以说热得发烫,先是机器人上春晚舞台扭秧歌,接着王兴兴成为华为任正非的座上宾,参加重要会议并发言,是最年轻的参会者,大A形成了宇树机器人概念;智元机器人则于最近刚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他们的机器人能丝滑地骑自行车、缝葡萄,可以陪聊,还初步具备基本家务能力。

两人的机器人一下拉近了机器人走进家庭的距离。
两人的英语都不算好,尤其是王兴兴,正是因此,耽误他们成为普通人眼里的学霸。
王兴兴曾公开说过,从小到大, 大大小小300多次英语考试只及格了3次,甚至考研时,因为英语成绩实在太差,被浙江大学拒绝了。考大学时,也因为英语拉分太多,只考上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确实出了很多人才,尤其在纺织领域——其前身为浙江丝绸工学院,但客观地讲,其算不上名校,属于“双非”大学——非985,非211。
王兴兴是浙江宁波余姚人,相当年轻,出生于1990年。同年龄段的人应该有体会,上学时英语是相当重要的。
彭志辉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被称为“华为少年天才”,2020年,通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以最高档年薪201万元,加入华为,从事昇腾AI芯片和AI算法相关研究工作。而之前他就是网红,以“稚晖君”“野生钢铁侠”等账号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发明,拥有百万粉丝。
所以,当时极大关注。
其实,他上学的成绩不是“天才级别”,因为英语和语文不太好,综合成绩一般,第一次高考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复读后第二次高考才考上四川的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是985名校,但录取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他更加年轻,1993年出生,是江西吉安永新县人。
彭志辉高中时就读于吉安市白鹭洲中学,所在的班是学校最好的实验班。据他当时的班主任欧阳文郞说, 彭志辉综合成绩在班上只属于中等水平,原因就是英语和语文相对弱。第一次高考时,彭志辉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对于很多人来说,杭电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显然达不到顶级学霸的要求。
彭志辉没有去上,选择复读,第二年考上电子科技大学,录取的专业是生物,读研时彭志辉才考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不过,两人有一个共同特点,理数化超好,还从小就是电子产品的小迷弟,而且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好奇心,动手能力还超强。

彭志辉父亲说,彭志辉从三四岁开始就喜欢电子产品。小时候和伙伴们玩电子游戏,其他人想着怎么“通关”,彭志辉更感兴趣的是:游戏画面是怎么在电视上显示出来的?用手柄遥控,为什么游戏人物就能做出相应的动作?为了搞清楚原因,他甚至——
直接动手把游戏机给拆了。
王兴兴也差不多,小时候最大的爱好是放学后看电视纪录片,10岁前把航空、航天、生物之类的纪录片看了个遍。大脑里也各种奇思妙想,比如思考“动物为什么不能说话”、“如果把猪的脑子移植到人的身体里会怎样”,等等,
动手能力也超强,初中时,就动手做了遥控车、模型船、航模飞机、显微镜等。

上大学时报到完,王兴兴就找到辅导员,说自己从小玩航模,能不能介绍几位机器人方面的老师。上大学时,就一直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机器人,多次将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发到网上,读研时甚至因为要设计机器人而申请延毕。
他们的性格有点类似,比较内向,话不多,常沉浸在思考、学习和研究中,属于典型的理工男。王兴兴不打游戏,大学时课余时间基本泡在图书馆。
研究生毕业后,王兴兴曾到大疆无人机,很快辞职自己创业,创办了宇树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出圈之前,其研发的四足机器人就已经火爆,今年春晚前,其人形机器人也已经上过几次春晚和其他大型活动。

彭志辉毕业后到OPPO研究院AI实验室担任算法工程师,到华为后,拿着让人羡慕的百万年薪,但2022年离职,很快创立了智元机器人。
所以,虽然英语一般甚至很菜,连同语文等文科也一般,这显然影响了他们的综合成绩,让两人很难成为常人眼里的学霸,但不得不承认,两人是典型的“天才少年”,或说“偏才”。
他们用经历证明,英语不好,一样可以成为“天才”,一样能做出让人惊叹的成绩——当然是不是没影响不好说,比如查外文最新资料时是否有一定的障碍?
那英语是不是不重要?
近年来,存在一种声音,称不应该把英语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
那再讲一个不一样的例子。
大家知道,与王兴兴、彭志辉正好相反,著名的马老师英语超好而数学超差。因为这个严重偏科,直到他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
而且英语好为他带来了很多机会,甚至可以说,影响到他的人生。
首先,正是英语好,他才上了本科。他的高考成绩只过了专科线,因为英语好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本科录取。
更重要的是,也是英语好,当地一家企业要到国外洽谈业务时,请在大学教书的他当翻译。正是在这次国外之行中,经过有些惊心动魄的曲折后,他“顺便”到国外朋友那里去看看,第一次接触也比常人更早接触到互联网,才有了回国后创办“中国黄页”。一个对互联网技术一窍不通的人, 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创业者之一。

他也是中国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中,极少的非IT专业的人,直到现在仍是,也是毕业学校最不起眼的——其他多毕业于名校或是海归博士。
整个创业过程中,英语对他和企业的帮助也很大,比如公司在美上市时,他流利的英语演讲给企业加分不少。
很多人说,英语不好,有翻译。但想想,如果不是英语好,马老师就不会有那次国外之行,也就接触不到互联网了。
说英语是马老师开启互联网事业甚至人生的“金钥匙”不为过吧?
英语好的,做成了惊人成绩;不好的,也有惊艳的表现。
那你说,英语重要吗?有必要学好英语吗?值得像现在的学子们那样苦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