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光是继SK海力士之后,第二家向Nvidia提供HBM3E芯片的供应商。
美光科技在完成 Nvidia 的质量验证流程后,已开始量产其第五代 HBM3E 芯片。这些芯片将用于 Nvidia 即将推出的 AI 加速器 Blackwell Ultra。
美光是继 SK 海力士之后,第二家向 Nvidia 提供 HBM3E 芯片的供应商。三星目前仍处于产品认证阶段。尽管美光仅占有全球 HBM 市场的 5.1%(相比之下,SK 海力士占有 52.5% 且三星占有 42.4%),但其进入 Nvidia 的供应链预计将加强其地位。
为了提高 HBM 产量,美光科技在今年年初表示,在新加坡现有工厂附近的一个新的高带宽内存(HBM)先进封装工厂将破土动工。这家美国科技巨头表示,该工厂计划于2026年开始运营,为满足人工智能增长的需求,美光将从2027年开始大规模扩大先进封装产能。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主席Png Cheong Boon表示,这是新加坡首个HBM先进封装设施。
美光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对先进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将继续强劲增长。”“在新加坡政府的持续支持下,我们对这家HBM先进封装设施的投资加强了我们的地位,以应对未来不断扩大的人工智能机会。”
该公司指出,到本十年末,其HBM先进封装投资约为70亿美元(合95亿新元),最初将创造约1,400个工作岗位,随着未来工厂扩建计划推进,预计将达到3,000个工作岗位。新职能将包括包装开发、组装和测试操作等功能。该公司指出,该设施将加强新加坡当地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和创新。
此外,美光表示,其未来在新加坡的扩张计划也将支持NAND(一种存储技术)的长期制造需求。美光补充说,将在管理HBM和NAND设施产能增速上保持灵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
去年12月,美光在中国台湾举行了台中第三办公大楼的点交暨启用典礼。这一举措表明其将持续在台中开展人工智能(AI)所需的高带宽存储器(HBM)制程的研发与制造工作。
美光明确表示,在未来会持续致力于培育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人才,从而为最先进存储器的生产提供支持。
据悉,美光的HBM前段产品在日本广岛厂进行生产,预计到年底产能将提升至2.5万片。从长远规划来看,美光将引入极紫外光(EUV)制程(1γ、1δ),同时建设全新的无尘室。
为了配合相关产能需求,美光桃园Fab11厂和台中A3厂的产能作出调整,增加了1β制程的比重,预计到2025年底HBM的总投片量将达到约6万片。
中国台湾美光董事长卢东晖称,中国台湾是制造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重要地区,同时也加速了技术的量产进程。卢东晖还指出,1β制程技术的DRAM在日本实现量产后,转移到中国台湾进行生产也已经进入量产爬坡期,有望成为2025年最先进的DRAM制程技术。此外,采用极紫外光(EUV)技术的1γ制程DRAM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量产,台中A3厂和桃园Fab11厂都是主要的生产基地。
美光的成长动力聚焦于HBM制程方面,将中国台湾视为主要的DRAM生产据点之一,并且规划到2025年将HBM的市场占有率至少提升3倍。针对营运目标,拥有1.1万名员工的中国台湾美光已经启动了人才招募行动,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将在中国台湾地区招聘超过2000名员工,招聘范围涵盖台中厂、桃园厂以及之前收购的友达台南厂等。
日前,美光公布了下一代 HBM4 和 HBM4E 工艺的最新进展,该公司预计将于 2026 年开始量产。HBM4 有望带来最先进的性能和效率数据,而这正是提升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的途径。美光与 SK 海力士和三星等公司一样,也在争夺 HBM4 的主导地位,在最新的投资者会议上,该公司透露,他们的 HBM4 开发已步入正轨,HBM4E 的"工作也已开始"。
美光表示:凭借在成熟的 1 β 工艺技术方面的坚实基础和持续投资,我们预计美光的 HBM4 将在上市时间和能效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性能比 HBM3E 提升 50% 以上。我们预计 HBM4 将于 2026 年大批量上市。
HBM4E 将紧随 HBM4 之后推出。HBM4E 将通过采用台积电先进的逻辑代工制造工艺,为某些客户提供定制逻辑基础芯片的选择,从而为存储器业务带来模式转变。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