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园记者香港采访⑦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浩鸣评国际 2023-07-08 21:02:00

侨园杂志记者赴香港采访⑦巩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地位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回归祖国26年来,香港与内地互融互通、携手并进,不断开创新局面、抢抓新机遇,实现新飞跃。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香港“八大中心”新定位,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八大中心”包括一如既往推进香港的四个传统中心持续发展,即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提升、建设和发展四个新兴中心,即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6月12日至6月17日,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处邀请,侨园杂志社记者赴香港采访,同内地印刷及网络媒体团记者一道,以听取简报会介绍、互动问答及实地参观等形式,深入了解了香港在巩固提升“八大中心”定位、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举措及进展情况。

善用香港法治优势

巩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地位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香港拥有深厚的法治传统,在“一国两制”下,是中国境内唯一实行普通法制度的司法管辖区,与世界不同经济体及国际商事规则相接轨;不同于其他地区,香港把英文和中文并列作为官方语言使用,同时拥有大量多语种专业人士,有超过1500名大律师,其中105名为资深大律师,1.1万余名本地执业律师及1450余名注册外国律师。

法律制度完备,法律人才经验丰富、精通两文三语,专业服务水平享誉全球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等优势,使香港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国际仲裁地之一。

6月16日,刚从内地飞回来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兼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杨玲高兴地与内地媒体记者分享了香港仲裁服务发展情况:“根据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和美国伟凯律师事务所联合发布的国际仲裁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在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评选中排名第三。同时,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全球最受欢迎仲裁机构评选中也是排名第三。与全球其他主要仲裁机构相比,香港国际仲裁服务更经济、更高效。”

仲裁是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基础的争议解决方式,即当事人约定将争议提交由一名或三名中立的、由或代当事人指定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解决。仲裁协议通常载于商业合同或适用的投资协议中,仲裁按当事人仲裁协议的约定进行。仲裁程序灵活,能使当事人通过高效的、保密的和公平的程序,获得终局的、有约束力和可执行的裁决。仲裁裁决基于《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得到执行。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独立的、非营利的组织,能提供一站式的争议解决服务,服务范围包括仲裁、调解、审裁以及域名争议解决,在香港、上海和首尔设有办事处。

2022年,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共受理515起案件,其中,仲裁案件344件,总涉案金额431亿港元,共涉及997名当事人及470份合同,以国际案件为主,当事人来自63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内地、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新加坡、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从排名可见,除了服务香港本地客户,内地已经成为该中心的第二大客户。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日益活跃,但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文化、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也不同,由此产生国际法律纠纷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仲裁在跨境纠纷解决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由于毗邻内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对中国商业、政策及法律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并可用中文、英文,或中英文双语管理案件,既擅长处理国际交易产生的争议,也具有处理涉华纠纷的独特优势。因此,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点之一,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服务保障“一带一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一带一路”项目纠纷当事人最常选择的争议解决平台之一。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早年成立“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处理了很多商业争议事件,包括跨境知识产权争议、跨境股权争议、跨境工程争议、跨境商业技术性服务争议等。

据杨玲介绍,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拥有经验丰富的国际化秘书处,秘书处成员背景多元,分别来自新西兰、摩洛哥、中国内地、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毕业于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顶尖学府。秘书处成员熟悉争议解决程序、投资条约和商事仲裁,拥有大陆法系或普通法系的法律执业资格,并可用10种语言进行交流,在处理国际仲裁案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记者/审核:张丽萍

原文题目:《香港“新局面 新机遇 新飞跃”主题采访报道⑦ | 善用香港法治优势 巩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地位》

转载发布:香港日报、东亚信息网

1 阅读:11

浩鸣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