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中,两名主攻一名接应都是球队主要进攻任务的承担者,但是,想打进攻就必须从一传开始,在中国女排的阵容体系中,不接一传的只是副攻和二传手,其余场上四人都要接一传,连朱婷都是如此,李盈莹作为国家队替补,更要依靠一传立身,一传都接不好,何来加强进攻之说呢,难道她的进攻能力强得过朱婷吗?
欧美女排的体系中,接应是球队的主要进攻者,所以他们的接应是不接一传的,如此,我们看到欧洲球队中意大利的艾格努,荷兰斯特洛耶斯,女排第一接应塞尔维亚的傅斯科维奇,美国女排的接应洛维、德鲁斯等等他们都不接一传,专职进攻,正是基于此,有一批铁杆津迷,总喜欢对国家队战术设计,指手画脚,比如李盈莹不接一传专司进攻就是他们的建议。
的确欧洲的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美洲的美国,这几个世界豪强,皆采用稳定的三人接一传战术,接应不接一传,战绩表现也相当不错。因此,强调李盈莹的进攻,而忽视此前接一传的短板,成为津迷的理由,本末倒置让朱婷保障李盈莹更是无稽之谈。幸运的是聪明的李盈莹近一年很下苦功,苦练一传,再如今已经有六轮一传能力,已成为朱婷可靠的对角人选之一。
欧美三人接一传体系,只要一个人出问题,整支球队的进攻就会变得很艰难,比如美国女排,在2018年的世锦赛上,球队攻击力不足,希尔老了,下球的能力大不如前,换上巴奇,但那时她的一传不过关,成为各队攻击的靶子,经常场上二三次接发失误就被换下场,结果世锦赛美国女排创近年最差战绩,正是主攻一传有漏洞。
中国女排多年一直过不美国的关,正是无力通过发球打乱他们的快速平拉开进攻,而防守方面从布防到起球防守皆做得不好,所以在2014-2017年始终打不赢美国,美国女排的一传体系一直是最好的,一传好快速平拉开打出来,这是他们在前几年中美交手时始终能占据上风的原因。
此后2018年重新崛起的意大利也是如此,一传体系非常稳定,中国女排不怕他们的高举高打,但是高快结合却很畏惧,在2018年无论如何攻击赛拉,皆无功而返,所以两败于意大利。
中国女排为什么每次打塞尔维亚就特别来劲,也是从发球开始,攻击对手接一传的薄弱环节,比如米哈伊诺维奇和另外一个小主攻,每次效果都很好,我们看到傅斯科维奇很多时间的进攻必须是调攻完成,因为一传不到位,这样她的进攻实力大受限制,中国的高拦网成为塞尔维来的噩梦。
去年世界杯,中国女排补齐防守短板,强化优势的拦网和进攻,以全胜战绩夺冠,把基拉里的美国打得找不到北,为此这位执著的教练,在转场时,看的录像居然还是中美的比赛录像,而不是去研究下一个对手。
中国女排4人接一传体系,在比赛中可以灵活变化,进攻不好时,让朱婷不接一传,专心进攻,如果一传不稳时,可以说调换接球阵型,而遇到大力跳发时,后排四人接一传,缩小空间,提高稳定性,正是主攻手和接应能能接一传,才赋予了中国队如此灵活多样的场上变化,相比其他球队的三人接一传体系,中国女排容错率更高,也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