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是从发接发开始的,接好一传是进攻的基石,中国女排大赛中往往我们的一传到位率比对手要高,正是重视一传的结果。
李盈莹在去年之前,在联赛也是不接一传的主攻,在天津一点攻的保障下,得分数据高居榜首,也带队获得了2017-2018赛季的排超冠军,可是在2018-2019赛季却让北汽女排拉下马,即便是在半决赛中面对全华班的江苏,也是涉险过关,陈友泉的一点攻战术遭到球迷广泛的批评,虽然那个赛季李盈莹依然是得分王,可是在与北汽队的比赛中受到扼制。一度出现受伤的情况,小将竭尽所能,也无奈迪克森与边攻手组成的高拦网,要知道老将迪克森此际在美国国家队已经不是绝对主力副攻。一个迪克森就能抑制她,如何能在国际赛场扬威呢?
丢失冠军之后,天津排协痛定思痛,也开始对一点攻战术进行反思,并且果断行动,在二号位引进美国的伦敦周期主打接应胡克尔,主攻位置引进国宝级球员朱婷,阵容得到很大加强,在2019-2020年以绝对的优势横扫上海女排,重新拿回排超冠军,而陈友泉也因为世俱杯战绩不佳黯然下课,由功勋主帅王宝泉重新执教,球队战术回到以朱婷主打的,多点开花的灵活战术上,排超独领风骚。
李盈莹从去年再次入选国家队以来,刻苦训练,努力弥补一传短析的同时减重数十斤,竞技水平大幅提升,在首次带领二队参加瑞士精英赛后,由于出色表现,赛后火速招回到一队训练,郎平对她的爱护和重视,岂是把她当成奇兵使用这么简单,可谓殚精竭虑的帮助李盈莹提升不足。
回到联赛后,李盈莹开始接一传,在朱婷的鼓励和榜样作用带动下,信心逐渐提升,当下联赛里已经可以完成六轮一传,这些郎平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什么有些人总认为郎平会把他当成“奇兵”呢,这个“奇兵”在他们看来是贬义的,是对李盈莹实力的看低,或许只是你们狭隘的看法。
只以联赛数据论是片面的,毕竟国家队不同于天津女排,一点攻战术极大提高了李盈莹的得分,但是,这在联赛上也只能是一个赛季的冠军,次年就让北京女排拉下马,而在国际赛场,全队进攻为李盈莹做出牺牲,这是不可想象的。朱婷才是中国女排的破城锤,让朱婷为李盈莹做保障,不是舍本逐末吗。
因此,聪明的李盈莹知道自己在国家队的位置,苦练一传技术,力争达到郎平的要求,符合国家队的战术体系,人小鬼精,当意识到自己不能接一传这个短板后,拼命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浑不似一邦护犊子的老球痞,凡是自家的总得排第一,自私自利。
护犊子可以,抹黑攻击张常宁就过分了。作为功勋球员,张常宁是队友,不是对手,更不是仇人,想成为主力,靠实力争取,靠成绩赢得认可,而不是把人家往死里黑,这对张常宁也不公平。
只能当奇兵。
赢是硬道理,好钢用在刀刃上!
那些说李盈盈不好的,就怕她超过张长宁
只要能赢球当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