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姐丁克15年,生病想让我儿子养老,我:先赞助20万给侄子买房

晓七姑娘 2025-04-24 21:58:53

01

我叫张红梅,今年52岁,初中文化,来自一个小县城,结婚早,儿子已经27岁了。

我丈夫赵建国比我大两岁,在镇上的供销社干了一辈子,几年前退休了。

我们两口子生活算不上富裕,但也安安稳稳,有一套老房子,儿子也刚在县城买了婚房,准备年底结婚。

我年轻时在纺织厂干活,后来厂子倒闭了,便在镇上一家超市里做理货员,早出晚归,挣得虽然不多,但好歹能贴补家用。

儿子赵磊读书不算出众,但也不算差,混了个大专学历后在县城一家物业公司上班。

虽然工资不高,可人踏实,本分,是我和他爸最大的骄傲。

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直到我丈夫的亲妹妹,也就是我姑姐赵丽,突然病倒,这事才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赵丽今年48岁,是个典型的“女强人”。

年轻时她考出去,在市里当老师,后来又跳槽进了机关单位,一路升职,工资高,福利好,生活条件比我们好得多。

她和她丈夫早早就决定不要孩子,说是要享受二人世界,谁劝都不听。

我们当初也没多说什么,毕竟人各有志。

只是每次家庭聚会,她总爱用那种“过来人”的口气说我们“为孩子操碎了心”,“老了还得靠自己”,说得我心里不是滋味。

可现在她一病,话锋就变了,竟然开口让我儿子赵磊将来帮她养老……

02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

那天我刚下班到家,赵建国就跟我说:“你姑姐身体不太好,查出来肾有问题,可能得长期透析。”我一听这话,心里也不是滋味,毕竟亲人一场。

我赶紧打电话过去问候,姑姐在电话那头声音虚弱,但语气依然不改那股子强势。

“红梅啊,我这身体估计是恢复不了了,你说我没孩子,老赵也比我身体差……我想着,你家赵磊不是挺孝顺的么,等我以后真不行了,他能不能帮我料理点后事、送送终?”

我当时一愣,心里五味杂陈。她这么多年对我们家说不上冷漠,但也从未伸出过什么援手。赵磊小时候读书,她一句话都没问过,连压岁钱都少得可怜。如今一病,就想起我儿子了?

我没有立刻答应,只说:“姑姐,咱以后慢慢再说,你先安心养病。”

挂了电话,我把这事和赵建国说了。他眉头一皱:“她要赵磊养老,那得看赵磊愿不愿意。而且……她这么多年可没少数落咱养孩子吃力,现在倒想让咱孩子给她送终?”

我点点头,心里也在打鼓。

第二天晚上,姑姐忽然上门,说是要“谈一谈”。

她一进门,坐也不坐,直接说:“红梅,我知道你们家条件也一般,我不是要赵磊现在就出钱出力。就是以后,我年纪大了,希望他能帮我跑跑腿,买点药,送个医院,到了送我走走这段路。”

我听她说得轻描淡写,心却一阵阵发紧。赵磊还没结婚,房贷压着,哪有余力再多管一个“干姑姑”?再说了,她不是一直说“老了靠自己”吗?

我试探着说:“丽姐,你要真想让赵磊为你养老,那是不是也得有所回馈?你这条件好,要不先资助他点首付?我们刚买房,还差二十来万呢。”

她脸色一下沉了下来,“红梅,你这话什么意思?赵磊又不是我亲生的,我凭什么出这钱?”

我冷笑了一下,“那你指望他给你养老,他又凭什么?你不是说自己老了靠自己吗?”

她一下子语塞,气得拎包就走了。

这事之后,赵磊也知道了事情经过。他没像我想的那样生气,反而认真地说:“妈,我不怕吃苦,人有困难我也愿意帮,但养老这事,不能一句话就决定了。我有爸妈要孝顺,哪有多余的精力再替别人尽责?”

我听了这话,眼眶一热。孩子懂事,可我不能让他吃这个亏。赵丽这些年活得潇洒,旅游、购物、跳舞样样不落,从没为家里人考虑过。如今生了病,就想靠我们家孩子?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吧。

我开始回忆这些年的种种。

那年赵磊考大专,我们实在拿不出学费,我鼓起勇气去找她借,她说:“你儿子又不是学霸,读个大专花那个钱干嘛?不如早点打工。”我当时差点哭出来,还是我娘家姐姐帮我凑了点钱。

赵磊毕业后找工作,她一句介绍都没有,连个电话都没打过。可她表面上还要维持亲情,每年过年给老母亲送点礼,就当尽了孝心。

如今她老伴也身体不好,没儿没女,才想起赵磊。可她忘了,感情是靠积累的,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生出来的。

几天后,她又来找我,说愿意每月给赵磊两千块生活补贴,让他以后帮忙照应。

我斟酌再三,说:“你要真想让他尽孝,那你得像亲妈一样付出。别说两千块,他要成家了,哪够?你不如一次性拿出二十万,算是他以后照顾你的养老金。你出钱,他出力,公平。”

她一听,气得直拍桌子:“他又不是我亲儿子,我凭什么出二十万?你太贪心了。”

我也不客气:“那你凭什么让他养老?他不是你亲生的,凭什么替你送终?”

我们吵了一架,她摔门而去,至今没再联系。

赵磊问我:“妈,要是她真的没人管,咱要不要管一管?”

我沉默了很久,说:“她要是认咱家是亲人,就该早点想着亲情,不是等到了病床上才来讲人情。”

03

赵丽的病情渐渐恶化,我们也没再主动联系她。听说她住进了疗养院,是单位安排的福利,日子虽然清苦,但也不至于没人管。

我偶尔会想,要是她年轻时没那么清高,愿意和我们家多走动些,也许赵磊真会像亲儿子那样对她。可现在,一切都太晚了。

亲情,从来不是一笔临时的交易。

我看着赵磊忙着装修婚房,心里忽然明白:儿子是我一辈子的希望,而不是谁临时的依靠。

人生最怕的,不是没孩子,而是年轻时不种情,老了却想收情。

结局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赵丽也一样。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