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三年转移,重新踏上抗癌之路
2024年3月,体检报告的“左肺部有阴影”让方阿姨(化名)一家人的情绪陷入低沉。进一步确诊,自2021年检查出乳腺癌,术后三年,方阿姨遭遇了肺转移。
从克拉玛依到廊坊,又至北京,再奔向西安,方阿姨重新走上了抗癌之路。几家三甲医院的治疗方案一比对,都是建议化疗。
“21年检查出来,做了六次化疗,右乳全切,再持续了两年的靶向治疗。太难受了,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原本神采奕奕,声音爽朗的方阿姨,提到他院的治疗方案,又想起了几年前的化疗历程,声音骤然哽咽,“我跟家人说,再来一次的话,我宁愿不治了。”
方阿姨担心影响生活质量和心态,因而抗拒化疗。可她不曾消极,学习肿瘤知识之余,开始寻找其他治疗方式。
想起当年确诊乳腺癌时加了几个病友群,偶然在群里浏览到这个“黄德良”一名字。同为乳腺癌的病友,四处寻医无果,最终经由黄德良主任医治,术后效果很好。
“看病友之前的照片,伤口都溃烂出血了,哎哟真是心惊肉跳,没想到还能好转。只是当时我接近痊愈,也没太留意,但医生名字是落在心上了。于是,发现肺转移后,我想着或许黄主任能帮得了我。”
进一步沟通,发现真实鲜活的案例就活跃在手机屏幕那一头,方阿姨顿觉振奋。似乎是命运向不曾放弃的人抛出的线索,她内心涌起一个念头,要去找黄德良。
放弃知名三甲治疗方案,最后希望瞄准广州
决定一出,爱人和儿子都反对。过往就诊医院已是国内前几名的公立三甲,找过熟人,挂过专家,方案都一致,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医托”“骗子”“病急乱投医”...各种提醒冒出来,试图打消方阿姨的念头。
方阿姨理解家人的担忧,先飞往儿子工作的城市西安,陪同下去了当地三甲。完成了包括CT、气管镜、免疫组化等系列检查,前后历经二十余天。依然是建议六个周期的化疗,再看肿瘤大小。与之前几家医院给出的方案无异,方阿姨至此彻底坚定想法,不接受这类治疗。
“我懂他们的担忧,仅凭网上信息就跑去广州,换谁都会怀疑,但我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化疗,然后受尽煎熬地活着。要继续治病的话,我只有一个要求,去广州,去皇家丽,去找黄主任。”
家人心中的方阿姨,向来坚强果敢。如今坦言不愿再化疗,可想而知之前承受的痛苦。她已做出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变。在彻底放弃和最后一搏之间,家人挣扎许久,终于达成一致。
联系上了黄德良主任,发送了所有的检查报告让其评估。
“黄主任看完后,说不算很严重,可以治疗,但得自己考虑好。”方阿姨一家惊喜又意外,喜于病情的评估比想象中乐观,意外是黄主任建议患者和家属考虑清楚再决定。原以为会极力要求前去治疗,没想到如此尊重患者意愿,方阿姨一家隐隐感觉到了希望。
两疗程后肿瘤明显缩小,医术、服务超暖心
方阿姨一家于四月初抵达广州,在广州皇家丽医院微创介入科住院治疗。于4月10日行“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术,5月8日行“超选择动脉灌注+栓塞术”。
问及治疗过程,方阿姨详实分享,言语之间穿插着对黄德良主任及团队的感激。
“第一次接触到黄德良主任的微创手术,从进去(手术室)到出来四十来分钟,我只觉得放松,没有任何顾虑。”
黄德良主任知晓方阿姨来皇家丽医院之前的曲折经历,也了解过往采取过多种治疗手段,深知病患是在非常无奈的情况下才寻医于此,更加希望治疗效果鼓舞到方阿姨一家。
两个疗程之后,通过CT检查可知:4月7日第一次入院时,可见左侧肺门有明显的转移病灶;6月3日第三次入院,病灶明显缩小,胸水消失。
从抗拒化疗而一度放弃治疗,到如今通过介入治疗而重焕生活热情,方阿姨为病情得以缓解而感恩,又为当时这一决定而庆幸。
正如她所言,普通老百姓唯一的奢求就是治好病,减轻痛苦,活成正常人。来到皇家丽,遇见黄德良主任,她重见了希望。
通过微创手术,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控制,本人状态也很好。虽说是肿瘤晚期,但积极面对,采用一些微创治疗的方法仍能控制肿瘤的发展,同时减少传统疗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毒副反应。
方阿姨爱人说:
「其实早在第一次诊疗后,我们就打消了疑虑,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从新疆赶来的信心。
当时手术结束,黄主任把我们请到影像室,就着影像资料讲解,比如‘我做了哪些治疗,采取什么手段,把肿瘤面积控制在什么范围...’ 都跟我们讲明白了,简直不可思议。
爱人得病,我一直陪着。过去做了那么多治疗检查,从来没有医生那么详细的交流沟通过。更别说电脑开全屏,告诉我们“右肺好的,胸膜好的,你们放心”。当时我们就觉得,来对了,来对了。」
方阿姨儿子说:
「决定来皇家丽就诊后,我们就赶紧订机票酒店嘛。黄主任提醒临近法定假期,机票太贵,还徒增酒店住宿时间,成本过高。过去我们为了看病东奔西跑,从没想过,还能有这么贴心的考量。
几次来治疗,我们都是一家出行,从新疆到广州,确实舟车劳顿。可是我们只觉得幸运、值得,因为妈妈得到了有效治疗。过程很曲折,但结果是好的,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