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谷雨一定要祛湿!早餐换成它,健脾祛湿还养肝!

素问轩分享 2025-04-19 17:07:05

明天4月20日3点55分我们将迎来谷雨节气。

谷雨是24节气中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在《群芳谱》里写到:“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雨为天地之合气,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天地交通,气温开始快速回升,雨量也开始增多了。此时,田里的秧苗最需要雨水的滋润,这种温暖和潮湿的气候,让谷物疯长,这就是 “雨生百谷”的意思 。

老规矩

先来解读谷雨三候

一候 萍始生

晚春了

丰沛的雨水带来了浮萍

二候 鸣鸠拂其羽

布谷鸟时不时

拍打着翅膀

鸣叫着冲向天空

“布谷”“布谷”“布谷”

提醒着人们快来务农播种

三候 戴胜降于桑

戴胜鸟此时停歇在桑树上

要开始筑巢繁殖了

此三候在描述一个什么场景?

谷雨是春夏之交的节气

天气真的要开始热起来了

再过15天就要立夏天了

降雨开始增多

空气中湿度开始增大

万物生发之气越来越旺,至谷雨达到高潮。

在清代名医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有写到:清明谷雨二节。阳热初升于地面,阳气弥漫,地面不明。经春分节后,再升于地面之天空,则地面清明也。此时阳热升出地面者多,雨水亦多,好种谷也。阳热升出于地面者多,地下阳根则少矣。所以此时外感发热,食凉药多坏。

什么意思?

不管是浮萍也好,不管鸟叫筑巢也好,谷雨意味着阳气阳热之气从地底下上升转为上浮地面,又因为阳热升出地面较多,所以雨水开始增多,这时候地底下阳气减少。。。

人与天地相应,此时要注意什么呢?

我们看一下彭老先生怎么说的?

——此时外感发热,食凉药多坏。

这时候,人与天地一样,阳气外浮,阳气走表,相对内里比较虚寒(阳气减少),所以我们常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吃萝卜夏吃姜。

所以,谷雨养生第一点——注意防外湿

虽然再过十五天就是立夏了,但早晚温差还是很大的,而且今年春天忽冷忽热(上海昨天还31度,到下周也会回落到2字打头)

我们要及时增减衣物,淋雨过后一定要记得擦干,避免外湿入侵,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久待,不要穿没晾干的衣物,洗完头发一定要吹干。

最近舌苔像下面这样,有湿疹,脚气,汗疱疹的童鞋,更要注意,湿疹的爆发往往是外湿+内湿。

这时候我们可以用藿香正气液四支泡脚微微发汗,或者用温胆汤+三片生姜泡脚微微发汗,这是可以帮我们祛湿的。

谷雨养生第二点——健脾祛湿,清内湿

谷雨是春夏之交,是一年里湿气偏重的时期,但也是祛湿的黄金时期。

人体的脾胃就像运化万物的土壤一样,如果土壤里水分太多,太湿,种什么都会烂根发霉长毛的。

而且,谷雨是暮春了,是春夏交接的节气,《黄帝内经》有“脾不主四时,脾旺四季”之说,意思是春夏秋冬都不主脾,但需要由脾来负责季节的转换。

一个季节结束前9天和下一个季节开始后9天相加,这18天正是“脾旺”之时。

因此,更要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机祛湿健脾。

今年谷雨我们仍在二之气里,厥阴风木司天+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少阴君火之气被寒雨所遏郁,容易会有内部郁热。。。所以大家去看,最近觉得燥热,上火的人特别多。

饮食上我们可以吃一点豆类,比如炒白扁豆,炒薏苡仁 ,平时也可以多按按丰隆穴,阴陵泉太白穴祛湿。

这里也给一个食疗——绿豆炒薏苡仁陈皮汤

食材:绿豆一把,炒薏苡仁三大把,炒白扁豆一把,陈皮一小块

做法:事先可以把炒白扁豆绿豆炒薏苡仁浸泡1-2小时,然后一起放入电饭煲煮粥模式。

绿豆可以清肝胆,炒薏苡仁炒白扁豆健脾祛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到后面秋冬的时候可以把绿豆换成赤小豆)

如果是给孩子吃,担心孩子不吃的话,可以加点梨煮一下进行调味。

谷雨养生第三点——养肝疏肝

讲完外湿、内湿,我们可以疏疏肝了。

那大家可能会问:“快立夏了,还要疏肝吗?”

疏肝也是可以帮我们去缓解情绪,强健脾胃的。

因为肝和脾其实一直是互相影响的,土壤(脾胃)肥沃了,当然可以滋养木(肝),但反过来,木太强了,也会反克(伤害)脾胃(土),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

而且肝气不疏,容易肝郁化火,这也是最近很多人上火的原因之一。

如果心烦气躁,眼睛红痛胀,入睡困难,口苦,两肋胀满,头痛眩晕偏肝火旺的,可以泡一点菊花梅花茶;

如果咽干,干咳,肺火旺,可以泡一点百合。

人与天地相应,谷雨后阳气进一步上浮,湿气会更重。

最近除了湿疹,汗疱疹,荨麻疹,鼻炎,脾胃问题,情绪问题都很多。

很多人体疾病或者症状,都与当下的气候环境有关。

春夏秋冬风寒暑湿燥,这就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影响,它不管人间悲苦,不管人间此刻在经历什么,它只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

我们能做的,除了顺应它,还有就是做好相应的准备。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