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男人最理想的妻子,是她会给他做饭,给他看孩子

亦乔读书娱乐 2025-03-15 05:15:24

后台回复“读书”,可领:66本经典电子书

你好呀,我是亦乔,6万+粉丝的读书博主~

亦舒《我的前半生》中写道:“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你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护所,再破败,再简陋,也好过寄人篱下。”

这是书中的罗子君在离婚后,才真正领悟到的道理。

曾经,她倚仗丈夫的宠爱,把买买买当成生活重心,娘家的开销也全靠丈夫贴补。

直到丈夫不堪重负出轨,婚姻轰然崩塌。

罗子君为了孩子,选择净身出户。

那一刻她才明白,真正的幸福只能靠自己争取。

从此,她忍下委屈,埋头工作,一步步从低谷中爬起。

男人眼中的“理想妻子”,是围着锅台转、围着孩子转、围着公婆转,还能和他一起成长。

但罗子君用她的逆袭告诉我们:女人的幸福,从来不是靠迎合这种“理想”来实现的。

1、无法同频成长的人,注定会渐行渐远

罗子君漂亮、大方,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陈俊生被她深深吸引,为了追求她,不惜下跪求罗妈妈,承诺会用一辈子去呵护她。

罗子君被打动,大学刚毕业就嫁给了他,从此安心当起了全职太太。

婚后,陈俊生像一颗永不停歇的陀螺,拼命工作,从普通员工一路升到年薪150万+的高管。

他把工资悉数上交,任由罗子君支配。

罗子君的生活简单而惬意:购物、美容保养,把家务交给保姆,儿子的教育交给陈俊生,甚至时常贴补娘家。

而陈俊生,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其实,陈俊生在职场过得并不容易。

他没有名牌学历,也没有留学经历,公司晋升机制透明,人到中年,竞争愈发激烈,随时可能被新人替代。

作为项目经理,他要应付客户、管理团队,但能力有限,全靠细心、抗压力强和能加班,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每天回到家,他疲惫不堪,焦虑得睡不着觉。

他不仅要养老养小,中间还有一个花钱如流水且没有任何收入的罗子君,再加上丈母娘、小姑子常年靠他贴补。

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早已不堪重负。

而罗子君呢?她的生活依然停留在购物和美容上,对陈俊生的工作压力和职业焦虑毫无感知,甚至开始疑神疑鬼,担心他在外面有小三。

每天回家,她只会跟他聊买了什么衣服,添置了什么东西。

这种相处模式,让陈俊生感到越来越孤独。

他渴望的,是有人能理解他的疲惫,分担他的压力;而罗子君能给的,却只是无尽的消费和无端的猜忌。

当婚姻中的一方在努力攀登,而另一方却原地踏步时,两人的关系只会越来越远。

最终,陈俊生出轨,这段婚姻走向了尽头。

杨澜说:“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

好的婚姻,本质在于同频成长。

只有在同频成长中,关系才能进入正向循环,持久保鲜。

而单方面的成长,只会让两个人的差距越来越悬殊,最终形同陌路。

2、三观不合,对两方来说都是一种磨损

离婚后的罗子君,生活从云端跌落到谷底,甚至想过轻生。

在闺蜜的鼓励,她才在商场找到一份售货员的工作。

工作没多久,同事老金看上了罗子君。

老金有房有车,工作稳定,而罗子君带着儿子,生活举步维艰。

老金对她体贴入微,每天开车接送她上下班,还帮她做饭、打扫卫生、修东西......这些点滴的关心,让她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她甚至想过,或许老金能成为她后半生的归宿。

然而,当老金见到罗子君的高管朋友唐晶和贺涵后,他的自信瞬间崩塌,自卑感如潮水般涌来。

他开始觉得,自己配不上罗子君。

随着交往的深入,老金的自卑感愈发明显。

一次,罗子君穿了一件日常的驼色大衣去见老金的朋友,老金却坚持让她换一件。

在他看来,罗子君穿得太“高调”,他担心被朋友误解,甚至觉得他在“勾搭富太太”。

这件小事背后,是老金深深的自卑和敏感。

罗子君开导他:“面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放下面子就能活得轻松。”

可是老金执意要求她去换,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罗子君深知,若今天妥协了衣服,明天可能是一句话,后天还会有更多。

她意识到,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即使在一起,也无法真正幸福。

于是,她果断提出了分手。

老金无法接受,开始频繁纠缠,甚至请同事说情,同事们却骂罗子君是“白眼狼”。

罗子君为了远离这种无休止的纠缠,只好辞职了。

王尔德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从来不是什么天涯海角,而是认知不同。”

认知不同的人,本质上追求的东西不同,压根不是一路人。

在你看来顺理成章的事,他却觉得匪夷所思;而他所珍视的,你或许难以理解。

你很难改变他的认知,他也很难理解你的想法。

你们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哪怕彼此再喜欢,日常相处中也会一点点削减情感,直到相处成为一种负担。

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是彼此磨损,不如趁早远离。

3、持续成长,才是破圈的根本

杨绛先生说:“ 如果你的前半生过得一塌糊涂,那么你的后半生一定要重新洗牌,找回最初的自己。”

只要你拥有重新开始的勇气,人生就没有死胡同。

罗子君就是如此,丈夫陈俊生出轨后,她选择了净身出户。

这一步,看似退缩,其实是她重新开始的起点。

她没有被“受害者思维”困住,而是清醒地意识到:唯有经济独立,才能守护孩子。

离婚时,她没有诋毁陈俊生,反而在儿子面前维护他的形象:“爸爸只是换了个地方爱你。”

她的格局让陈俊生羞愧,也让孩子多了一份完整的爱。

为了生计,罗子君放下面子,从超市导购的2500元月薪起步。

面对同事的嘲讽和顾客的刁难,她没有退缩,反而将“阔太太”的敏感自尊转化为职场洞察力。

在奢侈品店,她把多年逛店的经验变成销售技巧,三个月便成为销冠;在调研公司,她认真研究凌玲的工作笔记,哪怕凌玲曾经是她婚姻中的小三。

这种“把一切为我所用”的智慧,成了她破圈的关键。

最终,她创立了陶艺工作室。

从只会买买买的全职太太,到把热爱做成事业的女强人,罗子君完成了华丽转身。

在感情上,她更是拿得起放得下。

与老金分手,是她突破阶层认知的关键,而面对贺涵,当发现自己爱上闺蜜的男友时,她选择远走深圳。

这份清醒,让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蜕变后的罗子君,贺涵爱她,前夫也后悔莫及,她成了男人最理想的妻子的样子。

彼此的她,早已不想回到别人的生命里当插曲。

有句话说,真正的成长,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人这一生,有两种苦难,逃避痛苦,或面对痛苦。

逃避痛苦,痛苦会紧紧相随;面对痛苦,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

亦舒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婚姻也好,爱情也罢,它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不要被困在爱里,也不要期待一个男人永远爱你、拯救你于水火,那是注定会落空的东西。

因为,被爱是福分,自爱是本分。

0 阅读:2

亦乔读书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