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第一奇葩事,绿色的红十字招牌!
近日,河北三河市商铺被禁用“红黑蓝”三色,在网上吵的火热,一度冲上了热搜,引起不小的负面舆情。
正如大家网络上看到的样子,红色的蜜雪冰城,好想来等品牌已然换了“新装”,在三河城管的口头通知要求下,不得已自掏腰包花费千元将门头由红变绿。

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的城管部门突然规定,不让店铺用红色、蓝色、黑色做招牌,要求所有街边店铺的招牌都得统一换成一个颜色。像蜜雪冰城这样的店,原来红底的招牌,现在都得换成绿色的。有记者问城管部门有没有官方文件,城管说这是城市规划的需要,但具体的红头文件还没下发。
这件事曝光后,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的城管部门马上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到了4月11日,因为这个事件持续引起公众关注,影响逐渐扩大,廊坊纪委的工作人员特地前往当地进行调查。

记者试着联系三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那边的工作人员说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回答这类问题。但记者打了好几次他们提供的电话,都没人接。是不是害怕了不敢接电话,还是实在讲不清楚?既然敢做,为啥不敢当呢?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现在这个互联网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就算是埋在地下的事,迟早也会被挖出来。到了4月11日,媒体终于联系上了城管单位,询问三河市为什么要搞这招牌换色。结果那名工作人员不仅不解释,还回了一句:“不心疼钱可以换回原色”。

根据央美大街的商户们反映,他们是在三月份的时候接到了一个“不知道对方是谁”的电话,通知他们的招牌不符合新的要求需要更换。但更换招牌不是那么简单,因为颜色、尺寸、亮灯都有严格的规定。他们需要先请广告公司出个效果图,然后送审批,批准后才能制作并重新挂上。
一个广告牌的费用,小的要2000块左右,大的甚至要上万元。有的商户说,换个广告牌的钱都快抵一个半月的店租了,所以为了省钱,不少商户只能自己买点涂料回来喷漆。由此可见,这次换招牌确实给当地商户带来了不少影响。

根据人民网记者的调查,这次不只是让大家换招牌颜色那么简单,对招牌的尺寸、能不能亮灯也都有要求。对于那些还没挂招牌的新店,还得先找广告公司做效果图、实景图,再拿去相关部门审批才能挂。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后街上大多数招牌底色都变成绿色了。虽然表面上说是除了红蓝黑都可以,结果一操作下来,几乎全成了统一颜色。至于为啥偏偏选了绿色,不是别的颜色?可能是领导喜欢,也可能就是碰巧了。

有商户就说了,光是换一个6平米的招牌就得花上千块,意思很明显——我们哪换得起啊!这凭空多出来的一笔换招牌的钱,让他们压力山大。所以就出现了不少商户自己买漆回来刷的情况。至于刷得漂不漂亮已经不重要了,起码是按照要求把颜色改了。
可让人无语的是,商户那边的漆还没干透,燕郊的城管又突然说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了,说是“自愿”,但那语气听着并不怎么客气。

改来改去,把整个城市搞得乱七八糟,原本是红的改成绿的,刚刷完绿的又说可以改回红的,这得花多少人力、物力和钱?关键是,意义到底在哪儿?真的是让人很难理解。有网友拍的视频显示,整条街的招牌全被拆了,施工人员在紧张地干活,很多店铺干脆用红色横幅临时当招牌用。这样不仅影响正常营业,商家损失算谁的呢?
人民网的记者实地采访了一位商户,对方说,听说是有换招牌的补贴,但到底怎么算、什么时候发,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到现在,大家都没见过正式的文件。

那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到底是为了啥呢?
随着网友们越来越关注,舆论越炒越热,连人民网都出手了,直接点名批评:三河市的招牌事件。

不得不说,媒体的力量还是强大。4月11日,三河市委书记付顺义在会上表态:大家都不容易,要抓好夜市经济,活跃群众生活,提升城市人气。
这么一说,为什么要换招牌颜色也就能理解了。书记都说要搞夜市经济,那红、蓝、黑这几种颜色,在晚上可能太暗了,衬不出那种热闹、炫彩的氛围。

有商户向记者提供了一段2024年的视频,据说是三河市市场监管局的负责人刘某,在某市场当场跟商户讲“广告牌改颜色”的事,视频里刘某把为什么不能用红、黑、蓝这三种颜色说得很清楚。
刘某当时说:“不允许用红色底色的牌匾,红色代表火,容易让人情绪亢奋,进去的人可能心烦,所以要去掉红色和蓝色。”他还特别强调:“你把广告牌整成红的,顾客一进去就容易烦躁。”

“所以要去红去蓝,蓝色太俗了,广告牌颜色最好是偏暗一点的,今后做招牌一定要注意。”
商户们反映,刘某这话一说完,市场监管局那边就开始介入了,谁还敢不听?大家也只能乖乖照办。

他当时说得很直接,要求“去红去蓝”,还觉得蓝色“太俗气”。理由是为了打造所谓的“学院风、国际范”的城市形象,颜色必须偏暗,这样才能符合规划里提到的“端庄大气、现代化”风格。记者查了下《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确实有相关规定。导则里推荐的主色调是“红砖色、葡萄牙米黄、咖啡色”这些,红、蓝、黑这种颜色的底色,确实不在推荐范围内。这和视频里刘某说的内容基本一致。
不过,当记者去联系三河市市场监管局、宣传部、市委办等多个部门,想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时,结果却是一问三不知。市场监管局让记者找宣传部,宣传部没有公开回应,市委办更是直接说“不知道”。

真是让人无语,红色这么好的颜色,居然被说成是“让人亢奋、让人烦躁”的颜色,这不是笑话嘛!红色可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啊,逢年过节、结婚办喜事,哪次少得了红色?
结果这位负责人还一本正经地讲这些理由,什么“蓝色太俗”“红色太躁”,所以要去红、去蓝。原来这就是不让用这几种颜色的原因?说了半天,硬是扯到什么学院风、国际范,听着就挺离谱的,跟招牌颜色有啥关系啊?真是感觉像小孩子过家家,瞎凑概念。

你看,在五星红旗下,入党的铮铮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怕是早就被抛到脑后,忘得干干净净了吧?为啥肯德基的红招牌不算“俗”,不用改,不用换?可本土品牌、国产店铺用了红色,立马就成了“俗”,非要强制换成绿色?这不是典型的欺负自己人吗?搞不明白,这标准到底是谁定的?谁给的勇气区别对待?
[免责声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