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班那些事

文献佑人间 2025-04-19 19:08:37

军营里的炊事班,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地方,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我当兵若干年,曾经向连队申请下伙房,干炊事兵。无奈,没被批准。好多年后,自己才知道,指导员在征求司务长和炊事班长意见时,“两长”异口同声:城市兵怕累怕脏怕苦,关键是话太多,咱伺候不了。

唉,人家不欢迎咱!

军旅生涯中,炊事班虽然没有去成,但是炊事班的故事,听到了不少,有的还亲身经历了。

当炊事兵为什么不能话多,我从一件事上领教到了。

我有一位同年兵,他姓施,上海崇明人。可是因为他个高劲大,被安排在炊事班,成为一名炊事兵。

一次,在由上级首长参加的连队军人民主生活会上,施战友当场提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意见。

他说:“同志们老是抱怨,吃红烧肉为什么老不见着瘦肉,这精肉都到哪里去了呢?”

一名炊事兵说出这样的话,自然引起大伙极大的兴趣,大家纷纷拎起耳朵,听的格外仔细。

施战友说:火烧肉出锅前,掌勺的炊事员借尝菜之名,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快朵颐地挑了几块最好的瘦肉,吃了。有时候,“经委会”(连队士兵委员会下面一个组织。据说,现在连队已经没有这样的组织了)的人,借着监管伙房卫生、伙食质量之便,也痛痛快快捞上几块瘦肉。接着,在我们连搭伙的教研室教员、营部首长,他们进食堂前不需要站队唱歌,先于战士盛菜,于是优先挑了瘦肉。再最后,“小值班”(每个班每天轮流为班里战友分菜的那个人)分菜时,把瘦肉或留给了自己,或留给了同桌的老乡、要好战友。最后到普通战士碗里的瘦肉,就可想而知了。

施战友这番话,引来一阵笑声,他说出了许多士兵想说而不敢说的心里话。

施战友的意见,自然引起上级首长高度重视。很快连队作出规定,其中有:给养员买菜,要提高瘦肉比例。炊事员尝菜和经委会检查伙食质量,一不能多尝,二不能光挑瘦肉尝,肥肉也要尝。搭伙的营部人员和教研室教员,与连队战士同时进食堂就餐。今后发现“小值日”碗里的瘦肉多于其他同志的,一律处分!

自从这次军人民主生活会后,食堂伙食明显有改善,士兵碗里的瘦肉也明显多了。

只是没多久,我的这位同年兵,被调往团后勤处。当时,大伙都纷纷祝贺他,他也感到很荣幸,毕竟是去上级机关呀。但事实是,施战友到百多里外的团部小农场战天斗地,农场就归团后勤处管。

有一年,我在副大区机关直属女兵连搭伙,有女兵的地方,更有说不完的故事。

这个百多号人的女兵连,多次获得省、市,乃至国家级“三八红旗手”单位。女兵连也有十几位“唐僧落女国”的男兵。这些男兵真不容易,背米、抬煤(现在估计不用烧煤了吧)、扛开水箱等重活、累活是他们的“专利”,还有就是男兵们的一举一动,备受女兵关注。

一天早餐,白花花、小山一般尖的馒头和花卷,堆在食堂中间一张餐桌上,几乎没有人动。

指导员和连长纳闷,今天怎么了,是馒头没烧好,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原因很快找到了,这天早餐当班的是一位男兵和女兵,女兵负责煮稀饭、炒若干小菜和为每位就餐者准备一个水煮蛋,男兵做馒头或花卷等主食。

清晨,天麻麻亮,女炊事兵瞥见男炊事兵在厨房外墙角小解,回厨房后,没洗手就直接和面了。

女炊事兵把这事悄悄告诉几个老乡,同时嘱咐保密、莫外传。然后,那几个老乡又把此“机密”告诉了自己要好的战友(现在叫“闺密”)。一传十,十传百,那天的馒头、花卷自然没有人动了。

我听说,当晚女兵连队晚点名,俩名当班的炊事兵挨了批。指导员声色俱厉:男炊事兵是小错,没有卫生意识。女炊事兵是大错,不向领导报告,还当“小广播”,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今后再这样,处分!

0 阅读:0

文献佑人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