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学术界的震荡波正冲击着岛内政坛,由中研院院士陈培哲领衔,75位跨领域学者近日发布《捍卫台湾民主法治与和平安全》联合声明,剑指赖清德当局激进的"抗中"政策。这份凝聚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权威智慧的宣言,罕见以"乌克兰危机升级版"预判台湾未来,揭开两岸关系最危险的导火索。
声明直指赖清德将大陆定性为"境外敌对势力"的荒谬性:2023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达796亿美元,占总出口42.3%。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冯建三在记者会现场展示图表:"若切断两岸经贸,台湾将立即陷入-4.5%的GDP负增长,比乌克兰战前经济衰退幅度高出两倍。"
更令人警觉的是,台防务部门2024年编列6068亿新台币军费预算,较去年暴增7.7%,相当于每天耗费16.6亿新台币备战,而同期民生支出占比却创十年新低。
台大政治系退休教授张麟征援引魏玛共和国覆灭史,揭露赖清德操弄民粹的轨迹:从立法限制陆配言论自由,到将"国土计划法"修改为"防御性国土规划",其手段与1933年《授权法案》通过前的纳粹策略高度相似。
这种危险动向已触发大陆法律机制,国台办"台独分子终身追责"举报平台上线24小时内,收到两岸民众有效举报327件,11名涉"独"官员及机构负责人被列入首批惩戒名单。解放军东部战区5月实施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首次演练封锁台岛北部基隆港与南部高雄港的战术组合。
军事专家分析,这种"掐断生命线"的演练模式,对应《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所述"和平统一可能性完全丧失"的法定情境。值得关注的是,大陆司法机关近期对"八旗文化"总编李延贺案作出15年重判,开创援引该法制裁"文化台独"的先例。
当赖清德鼓吹"半导体去中化"时,台积电南京厂正加速扩建16纳米芯片生产线;当当局削减陆生名额时,7所台湾高校因失去大陆交换生项目面临破产危机。东海大学教授宋兴洲指出:"台湾2300万人日均消耗的6000吨天然气、550万度电力,都依赖穿越台海的生命线。‘抗中’不是政治口号,而是集体自杀协议。"
这份学者宣言犹如照妖镜,映照出台当局"倚美谋独"幻象的致命漏洞,乌克兰尚有60万平方公里战略纵深,而台湾海峡最窄处仅130公里。当厦门五通码头到金门水头的航班仍保持每15分钟一班,当平潭至台中的货轮继续穿梭如织,两岸民间正在用脚投票:拒绝成为地缘政治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