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女子脚踩3万年晶花池,官方回应引更大争议
4月27日,一则"女子赤脚进入贵州神秘晶花池"的视频在网络疯传。视频显示,一名身着连衣裙的女子赤脚踏入布满晶花的池水,同伴还在池边帮她拍摄"仙气飘飘"的照片。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水池中的晶花形成需要上万年时间,而人类皮肤分泌的油脂、化妆品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随着舆论发酵,当事人陈女士回应称自己是政府招商考察团成员,前后四次进入该洞穴,"得到了允许"。但当地文旅局后续通报称,该洞穴从未对外开放,目前已全面封闭。道真县文旅局负责人更直言:"就算是科考人员,也严禁直接接触晶花水体。"
(现场视频截图:女子赤脚站在晶花池中摆拍)
▶专家痛心:一个动作毁掉3万年奇观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委会秘书长张远海介绍,这个意外发现的奥陶纪晶花池可谓地质界的"活化石":
- 池中晶花是碳酸钙缓慢沉积形成的稀有景观
- 每一朵"花"需要上万年生长周期
- 人体携带的汗液、皮脂、防晒霜等有机物会改变水体化学平衡
- 污染一旦产生,修复需要再等上万年
"专业的洞穴勘探者都知道,我们永远只观察不触碰,更不用说直接踩进水池。"张远海痛心地表示,"这种行为就像在敦煌壁画上按手印。"
▶深扒背后:各地"毁灭式打卡"事件频发
查询近期报道发现,类似的破坏性打卡行为绝非个例:
- 2023年8月,四川某钙化池景区,游客踩断上千年形成的钙化堤
- 2024年1月,云南某古溶洞内,网红博主为拍摄打碎钟乳石
- 2024年3月,陕西丹霞地貌区,游客刻字留名致景观永久损伤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很心痛。"一位资深地质摄影师告诉记者,"这些景观毁掉就再也回不来了,但我们却总是在事后才想起保护。"
▶最新进展:当地启动地质损害评估
道真县自然资源局最新通报显示:
1. 已组织专家对晶花池开展损害程度鉴定
2. 涉事招商团队被取消合作资格
3. 将建立洞穴电子档案实施数字化保护
4. 拟申报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单位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意外发现的晶花池本计划开发为科考研学基地,"现在可能永远失去研究价值了"。
▶锐评:我们还要为无知付出多少代价?
这起事件暴露出三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1️⃣ 野蛮开发的代价:当"招商"撞上"保护",为何总是后者让步?某些地方为招商引资,对生态保护的底线一退再退。
2️⃣ 特权思维的危害:就因为带了"招商考察"的头衔,就敢无视最基本的保护准则?这种"特权意识"比无知更可怕。
3️⃣ 全民科普的缺失:如果连招商团队都缺乏基本的地质保护常识,普通游客的认知水平可想而知。
解决方案建议:
✔ 建立地质遗迹保护责任人制度,谁批准谁负责
✔ 对特殊地质区实施预约制+人脸识别双重管控
✔ 将地质保护知识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
✔ 开发VR云游览等非接触式体验方式
那些需要万年才形成的奇迹,毁掉只需要一瞬间。我们不禁要问:当最后一个自然奇观消失时,人类拍照打卡的欲望真的就能满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