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富士康的创始人、鸿海科技集团的老板,郭台铭曾经多年霸占台湾首富的位置。
郭台铭在台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甩出了一句让无数人炸毛的话:“我给大陆人一口饭吃,中国离不开我郭台铭。”
大陆网友一听就火了,觉得他这是完全无视了大陆工人和政策的贡献,把自己捧得太高。

郭台铭并非生来就含着金汤匙,他1950年1生在台湾台北县板桥镇,也就是现在的新北市板桥区。家里条件很一般,父亲是警察,收入不高,母亲得拉扯好几个孩子。
郭台铭是老大,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经常吃不饱饭,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15岁那年,他考进台湾海事专科学校,可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个大负担。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搬货、干杂活,硬是咬牙撑了下来。
后来退伍后,他跑去外贸公司当业务员,每天骑着自行车跑业务,风吹日晒,攒经验也攒野心。
到了1974年,他凑了十万新台币,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鸿海塑料有限公司,这就是富士康的前身。

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刚起步就撞上了石油危机,原材料价格飞涨,公司亏得一塌糊涂,合伙人跑光了。
关键时刻,他靠着岳父的70万新台币救急,才挺过难关。后来他瞄准电视机市场,做螺旋按钮的小零件,靠低价和高效率慢慢站稳脚跟。
1980年代,个人电脑兴起,他又抓住了机会,开始接电脑、游戏机的代工订单。1982年,公司改名叫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还在美国开了分公司,算是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1988年,郭台铭把目光转向大陆。那时候改革开放刚起步,大陆市场劳动力便宜,政策又好,他果断在深圳建厂。他在深圳龙华搞了个1500亩的大工业园区,富士康从此成了全球电子代工的巨头。
2002年,富士康营业额达到3450亿新台币,成了台湾民营制造业的老大,登上台湾首富的位置,风头一时无两。
不过,他的管理风格很硬核,员工压力山大,每天工作12小时,军事化管理,动不动就被骂得狗血淋头。深圳厂区接连爆出员工跳楼事件,外界直接给富士康贴上了“血汗工厂”的标签。郭台铭的光环下,争议从来没少过。

其实,郭台铭敢这么说,可能跟他这些年的成就脱不了干系。
富士康在大陆的工厂雇了几十万人,深圳龙华园区就像个小城市,宿舍、医院、餐厅啥都有。
他觉得自己给大陆提供了这么多就业机会,经济贡献杠杠的,所以才有底气放这种大话。但问题是,这话说得太狂了,完全没考虑别人的感受。
那句狂言一出,大陆很多人直接开怼:“没有大陆的工人和市场,你郭台铭哪来的今天?”这话一点不假。

富士康能做这么大,靠的是大陆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和廉价劳动力。
1988年他刚来深圳的时候,大陆给外资企业各种优惠,税收减免、土地便宜,劳动力成本还低得离谱。
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每天加班加点干活,才撑起了他的代工帝国。
他一句“我给大陆人饭吃”,等于把这些都抹杀了,难怪大家不买账。

首先,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关键。
1980年代末,国家鼓励外资进来,深圳作为特区,给了富士康一大堆优惠条件。土地便宜,税收低,建厂成本直接砍了一大半。
郭台铭自己也说过,当年他跑遍全球,最后选深圳,就是因为这里政策好、工人多。

其次,劳动力成本低是富士康的核心竞争力。2000年代,深圳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富士康靠着这个优势,接下了苹果、戴尔、索尼的大订单。
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天站着干12小时,效率高得吓人。
郭台铭的管理虽然狠,但确实把生产效率拉到了极致。2010年,富士康给苹果代工iPhone,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这背后全是大陆工人的汗水。
再者,大陆市场本身就够大。富士康不光是出口,还给国内品牌供货,市场规模摆在那儿,郭台铭抓住了这个风口。
所以,说富士康的成功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太片面了。没有大陆的政策和工人,他再有本事也玩不转。

这句狂言一出,郭台铭和富士康的麻烦就来了。
网友群情激愤,社交媒体上骂声一片,有人直接喊:“没你郭台铭,大陆照样转!”舆论压力下,富士康的品牌形象受了重创,不少人开始抵制富士康的产品。
后来,郭台铭还干了件大事——把部分生产线搬到印度和越南,想分散风险,减少对大陆的依赖。
这想法听起来不错,但现实很骨感。印度和越南的工人效率远不如大陆,基础设施也跟不上,供应链乱七八糟。
结果两年后,富士康海外工厂的产值掉了一半,成本还高得离谱。这时候他才发现,大陆的产业链和工人素质,是其他地方没法比的。

与此同时,我们这边也没闲着。本土企业比亚迪趁机崛起,抢占了富士康留下的市场空缺。比亚迪不仅做汽车,还搞起了代工业务,效率高、成本低,客户很快就跑过去了。
郭台铭的海外扩张计划砸了,等于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狂言的负面影响不光是舆论,富士康的生意也开始走下坡路。
海外扩张失败后,公司产值大跌,利润缩水。

郭台铭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调整策略,公开说要重视大陆市场,还捐了点钱搞公益,想挽回点口碑。
可惜,舆论这东西不是说修就能修的,大陆这边对他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
后来,郭台铭又跑去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想从商界跨到政界。可惜,他的狂言早就让很多人对他反感,选战打得灰头土脸,最后惨败收场。
政治梦碎了,生意也不好做了。富士康的市场份额被比亚迪这些对手一点点蚕食,曾经的辉煌慢慢成了过去式。

参考资料
起底狂人郭台铭 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