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梦清州
编辑 | 梦清州
前言
从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开始,美国就一直在试图打击我国的发展。
这个“准则”一直贯穿了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直到现在第二次做总统,这个“准则”依旧在实施。
除了最近热议的关税,还针对我国造船业有了不少新的打击措施。
那特朗普又通过了怎样的政策?这又是否会打击到我国正在发展的造船业?
特朗普要打压中国造船业
最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了一项针对我国造船业的新政策,计划对停靠美国港口的我国建造船舶收取额外费用。
根据规定从今年10月起,所有我国制造或中资运营的商船停靠美国港口时,都需要缴纳额外费用。
具体收费标准分两种,一种是针对中资船东的船只,按吨位计算,首年每吨收50美元,之后每年递增30美元。
另一种就是针对使用我国船只的外国航运公司,可以选择不同方式缴费,首年分别是每吨18美元或每箱120美元,同样逐年上涨。
这些措施虽然比最初提案的金额差距很大,但仍然引发了航运业普遍担忧。
而这一措施是因为美国对我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的所谓“301调查”,而目的其实就是限制我国造船业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
虽然听证会上不少行业代表反对,但美国政府仍坚持推进。
美国造船业曾经辉煌,但过去几十年逐渐衰落,如今全球市场份额不到5%。
相比之下我国造船业发展迅速,全球超过一半的新船订单流向了我国船厂。
美国政府认为,这种差距让美国在航运和能源运输领域过于依赖外国船只,尤其是中国制造的船舶。
他们希望通过收费提高中国船舶的运营成本,迫使航运公司转向美国造船厂,从而重振本土制造业。
不过这种想法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美国造船业萎缩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竞争力不足,而不是因为中国“抢走”了生意。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能源安全。
美国是全球主要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但这些能源大多依赖外国船只运输,尤其是我国和韩国建造的船。
美国方面担心如果国际局势变化,能源运输可能受制于人。
新政策特别规定,未来非美国建造的LNG船将面临更高费用,最终目标是让美国船只承担更多运输任务。
但现实是美国目前几乎没有能力建造这类高端船舶,短期内很难填补需求缺口。
再加上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需要向选民展示“保护本土产业”的决心,尤其是争取制造业工人的支持。
过去几年,美国部分群体对全球化带来的竞争不满,认为外国企业抢走了就业机会。
通过对我国造船业施压,政府试图传递“美国优先”的信号。
然而这种政策可能适得其反,航运公司普遍表示,额外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推高美国物价。
从行业反应来看,新政策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
全球航运公司高度依赖我国造船厂,如果突然更换供应商,不仅成本大增,还会导致船舶交付延迟。
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到本国正常的经营状况。
但特朗普和他的团队还是一意孤行,通过了针对我国造船的修改版收费标准。
那这一份新出炉的收费标准又是否会真的打击到我国?
中方的强大韧性
近年来我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球关注。
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在建的远洋船舶数量超过1700艘,而美国同期仅有5艘在建,造船能力相差悬殊。
有美国议员甚至直言我国在这方面的规模已经是美国的232倍。
过去几十年,美国造船业逐渐萎缩,市场份额跌至全球0.13%。
而我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如今承接了全球超过一半的新船订单,尤其在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等高附加值船型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造船业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在于技术和效率。
许多国际航运公司选择我国船厂,正是因为我国能够按时甚至提前交付高质量船舶,同时成本更具竞争力。
目前我国主要造船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2029年。
相比之下美国造船业由于长期依赖保护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导致技术落后、成本高昂,很难在短期内迎头赶上。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政策手段限制我国造船业的影响力。
除了对中国船舶征收额外费用,还提出所谓“美国船舶法案”,希望通过补贴和贸易限制重振本土造船业。
但这种做法显然治标不治本,美国造船业的根本问题在于缺乏竞争力,而非我国“抢走”市场。
而且这个法案还留了一个口子,允许暂时使用外国建造的船舶充数,这让日韩船厂看到了商机。
但即便日韩接手部分订单,美国依然无法摆脱对外国造船的依赖,长远来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美国还试图拉拢其他国家一起限制与我国的贸易合作。
美国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中施压,要求它们减少对我国商品的依赖,甚至暗示不配合就可能面临更高关税。
但这一策略没有得到广泛响应。
欧盟就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对华“脱钩”,强调中欧关系与美欧谈判是两回事。
其他国家的态度也类似,都强调了与我国合作至关重要。
从现实来看,美国的孤立策略效果有限。
全球经济高度互联,各国更看重自身利益,不会轻易牺牲与我国的合作关系去迎合美国的单边政策。
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之一,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供应链,许多国家依然希望加强而非削弱对华经贸往来。
美国的强硬手段或许能短期施压,但长期来看,很难改变市场规律和国际合作的大趋势。
虽然说我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但这个数字肯定是带了一些夸张色彩。
只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我国造船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特朗普和团队一直推行“打压”我国的政策,本质上是没有看清美国的现状,找不到他承诺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方法。
只能老生常谈的拿我国“下手”。
可即使面对美国对我国船只加收费用,依旧又很多国家的订单找到我国造船厂。
所以这232倍是美国造船和我国造船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依靠打压我国就能缩小这差距。
与其费尽心机的找理由打压我国,还不如多关注关注自家造船业究竟差在哪了。
观察者网2025-04-18——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中国造船修改版收费标准,业内担忧难消
观察者网2025-04-23——左千户:美对华海运业发动“301条款”,或导向一个讽刺性局面
观察者网2025-01-01——造船能力,“中国是美国232倍!”
观察者网2025-04-18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胁他国别买中国货
观察者网2025-04-23——特朗普拉拢各国“孤立中国”?欧盟最新表态:不会对华脱钩
央视财经2025-04-15——订单排到2029年!中国高技术船舶成出口主力,热销欧美中东
华夏时报2025-04-16——中船防务狂揽125亿元订单领跑!一季度三大造船央企订单总量超3775亿元|财报异动透视镜
直新闻2025-04-19——定向打击中国造船业,特朗普想干啥?丨思辨风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