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经济发展和重文轻武,造成了军事上的弱势

大龙历史说 2023-05-08 21:56:23

对于大宋,我们一般都有一个“弱势”的感觉,那就是大宋的军力很弱,遇到事情都会选择退让,能避则避,但就是这样一个军力相对较弱的国度,其经济实力也非常强大。

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宋朝自然知道如何利用金钱,农业,手工业,矿业,冶炼,铁矿,船只,船只,虽然不是以军事为主,却是以民生为重。

宋朝的经济发展远胜于前几个朝代,例如,宋朝的陶瓷产量已达空前的高峰;开采的铜矿和白银比唐朝多了好几倍;这条船能载110吨。

全国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600美金,可见宋代的经济是多么强大,为什么宋代不发展军事?为什么他们的军队会如此的弱小?

1、宋朝国库

宋朝的繁荣是闻名于世的,而且在科技方面,据史书记载,宋朝贡献了约百分之八十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此法于当时或许有欠妥当,但不可否认的是,宋朝为其鼎盛时期。

宋朝在最严酷的情况下,一亩地可达四石,这是唐朝所不能比拟的;宋朝的铁产也相当可观,一年可达十五万吨;而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后,却仅相当于宋朝的二分之一。

南宋时期,泉州的造船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业。宋朝的宾馆,和现在的五星级宾馆相当,而且,宋朝人民的平均收入,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

此外,宋代的“海丝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宋是一个富庶之国,军事力量应该很强,以大宋的国力,要培养出一只大军还是很容易的。

1、主宰的选择

在封建时代,一国之发展与方向,并非由一国之制度所决定,而是由一国之意志所决定。那么,为什么大宋王朝的统治者,并没有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呢?

又怎么会舍弃一身武艺,一心只想着以文治国?很多文人墨客都很好奇,为什么宋朝的皇帝会自废武功呢?最终,大家一致认为:“畏惧”是由于宋人担心五代十国之后会有乱世,不愿重演,所以并未使用武力。

五代十国之乱,说起来可能有点夸张,但也非常恐怖,那时候的生活极为奢华,宫阙皆以金碧辉煌,九蒸九阳,天下大乱,宋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这种兵荒马乱的局面。

因此,大宋王朝的统治者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武力,与其任人宰割,还不如任人宰割。而且,宋国也是一个从小就被灌输了“重文轻武”的传统的国家。

宋徽宗自创“瘦金体”,宋高宗自著《翰墨志》。

2、经费不足

宋国能够如此兴盛地发展经济,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国家,在表面上看起来很繁荣,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富裕。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大宋的收入极多,但是支出也极多,大宋对于官吏的待遇,也是极好的,他们会花很多钱去栽培读书人,一年三成的税收,都会用于这些读书人,让他们从读书到养老,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另外,在发生灾荒之时,大宋王朝还会大肆征召灾民,让他们去当兵,以此来避免社会矛盾,维持国泰民安。这样做,固然能够将宋江排除在外,但也会让国家的财政支出变得更加庞大。

朝廷用大量钱财来支持饥饿的人,组建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可以用来应急,也可以用来缓解民众的困苦,但是这样一来,这个国家的战力就会大大降低,并且这支军队的开销也会大大降低,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军政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因此,尽管宋朝的经济很好,赋税很高,但是开销也很大,就拿宋神宗来说,他的军费和文职费用,根本不够他建造一座宫殿,这就导致了他看似富庶,实际上却是捉襟见肘,逐渐走入了死胡同。

反观宋朝,兵强马壮,文武昌盛,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宋朝的经济并不算发达,反而有些混乱。

帝王“重文轻武”,子孙皆为儒雅之士,而他的经济却始终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帝国,无论他的财力如何雄厚,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支出,而且还需要有充足的兵马,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