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瘫痪住我家十年,去世后幺婶打上门,姑姑的话,让她失声痛哭

心海情锚 2025-03-26 17:44:51

“春花,这么晚了还不睡?”周长福推门进来,心疼地看着妻子。

春花抬起头,笑了笑:“就快好了,明天你穿新棉袄去上班,多神气。”

这件棉袄的布料,是她偷偷当掉唯一一对金耳环换来的。厂里效益不好,周长福的工资已经拖欠了三个月,家里的米缸都见底了,更别说母亲的医药费了。可春花从不抱怨,她总是说:“有啥苦的?妈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海涛也一天天长大,多好的事。”

十年前,周长福的母亲意外瘫痪,弟弟周长顺以各种理由推脱,照顾老人的重担落在了周长福和春花这对小夫妻身上。那时,春花怀着八个月的身孕,挺着个大肚子,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辞掉了街道小厂的工作,在家做些手工活补贴家用,还要洗衣做饭、端屎端尿。

“长福啊,你们小两口日子本来就不宽裕,再添个我这样的废人,往后可咋过啊?”母亲常常自责,泪水涟涟。

周长福总是握着母亲粗糙的手,安慰道:“妈,您说的啥话!您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妹拉扯大,这会儿您有难,我们不管谁管?”可夜深人静时,他也会默默地叹气,六十多块的工资,要养活一家老小,还要支付母亲的医药费,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小海涛出生后,更是雪上加霜。春花一边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还要伺候瘫痪的婆婆。她常常累得靠在灶台边打盹,手里还紧紧攥着洗了一半的尿布。

邻居李大娘看不下去,常来帮忙:“周大妈,您瞧这春花,多懂事的闺女。我家那小子啊,眼光不行,哪像您这样有福气!”

母亲听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这把老骨头能摊上这样的儿媳妇,是上辈子积德了。”

退休的王老师也常来陪母亲下棋解闷,还教小海涛读书写字:“长福啊,你家海涛聪明着呢,将来准能考上大学!你妈虽然身体不便,可精神头好着呢,下起棋来一点不含糊!”

春花的嫂子也常来看望他们,带来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春花,照顾老人不容易,可这是做人的福气。好好待婆婆,将来你也会遇到好儿媳。”

这些温暖,让这个原本清贫的小院充满了温情。生活并非总是阳光明媚。隔壁的张婶,就曾在院子里阴阳怪气地说:“现在有些人,嘴上说孝顺,其实心里盘算着老人的养老钱呢!”

春花听了,脸色煞白,手里的菜篮子差点掉在地上。周长福气得不行,当场就和张婶理论起来。晚上,他安慰闷闷不乐的春花:“别理那些闲话,自己心里明白就好。”春花却摇摇头:“我不是为自己难过,我是怕妈听了那些话,心里不痛快。”

母亲叹了口气:“你们放心,我这把年纪了,啥风浪没见过?再说了,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好,管别人怎么说。”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母亲最终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可母亲的后事却引来了新的风波。幺婶杜巧云突然上门,气势汹汹地质问:“周长福,这么大的事你们也不通知我们一声?老人家的东西怎么分,你们打算自己做主?”

周长福怒火中烧:“巧云,你这话啥意思?我妈在我家住了十年,你们来看过几回?如今人都走了,你跑来问东西咋分?”

杜巧云毫不示弱:“你少在这儿摆谱!老太太那只翡翠镯子值不少钱,我可是听说了,还有这些年的养老钱,凭啥都归你们?我家老周也是她亲儿子!”

争吵愈演愈烈之际,周长福的姐姐周长兰赶了回来。她拿出母亲的账本和一封亲笔信,信中详细记录了春花十年来的付出,以及幺叔一家是如何拒绝照顾老人的。信的末尾,母亲将那只玉镯留给了春花,以表感谢。

真相大白,杜巧云失声痛哭,她终于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最终,母亲的积蓄被捐给了村里的敬老院,而那只玉镯,也依然戴在春花的手腕上,成为了她十年付出的见证。

三年后,小海涛已经上小学了,成绩优异。春花嫂子的儿子也考上了大学,逢年过节,杜巧云也会带着丈夫来看望周长福一家。小院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温馨。

生活,就像周长福家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即使经历风霜,依然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人间的真情与善良,也提醒着我们: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爱与付出,以及一颗感恩的心。

0 阅读:0

心海情锚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