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用汉唐线条?林徽因:到霍去病墓前看看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17 14:17:33

国徽是代表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设计它时有很多细节得精心考虑。就拿设计国徽那会儿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线条,大家可是反复商量了好久。

在设计国徽的时候,有专家建议说,咱们应该用康乾时期的线条,因为那个线条特别漂亮,很华丽。不过,林徽因听到这个建议后,坚决不同意。她觉得康乾线条不适合国徽,她更想让国徽用上汉唐时期的线条来设计。

但林徽因没直接说为啥要用汉唐那种线条,她让专家去霍去病墓前瞅瞅,说看了就懂。那她为啥非要汉唐线条呢?这和霍去病的墓到底有啥瓜葛?

【康乾线条和汉唐线条是什么?】

要聊聊为啥国徽上选的是汉唐风格的线条,而不是康乾时期的,咱们得先搞清楚啥是汉唐线条,啥是康乾线条,它们各自有啥不一样,有啥特色。汉唐线条吧,简单来说,就是那时候艺术里常用的那种流畅、大气的风格。看起来很有力量,也很优雅。而康乾线条呢,就是清朝康熙、乾隆那会儿流行的线条样式,它跟汉唐的比起来,可能更注重细节,显得更为繁复华丽些。要明白国徽为啥不用康乾线条,而是选了汉唐线条,那就得了解这两种线条给人的感觉有啥不同。汉唐线条大气磅礴,更符合国徽庄重、威严的形象。而康乾线条呢,虽然精美,但可能显得过于繁复,不太适合作为国徽这种庄重标志的设计元素。

“线条”这个词,说白了就是画画时候画出来的那些道道儿。你瞅瞅康乾线条和汉唐线条这俩名字,就能明白个大概,它们一个是康乾时候流行的线条风格,一个是汉唐时候的风尚。说白了,这两种线条就是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线条特点。

各个时代的人,审美眼光都不一样,画画的手法和技巧也因此有所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康乾时期的线条和汉唐时期的线条,看起来风格大不一样。

简单来说,康乾时期的线条设计相当复杂,就是线条排得挺满,整体感觉既漂亮又华丽,虽然复杂但有条理,不过有点不足之处就是稍微显得有点浮夸。在一些康乾朝的瓷器上,你就能瞧见这种线条的特点。

汉唐风格的线条别具一格,它追求的是那种原始质朴与沉稳厚重的感觉,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历史韵味。整体看起来特别庄重、大气,带着一种“豪放美”。就像我们在秦汉时期的建筑砖瓦上常见的云纹图案,那就是汉唐线条的典型代表。

再说,汉唐时期的线条被看作是最能体现中国韵味的一种线条。它很厉害,简简单单几笔,就能把一个人的模样画得栩栩如生。从艺术感觉上来说,这种线条就像汉唐的文化一样,特别有气势。

康乾线条呢,它的风格可就不一样了,更倾向于那种精致的美感。它特别适合用在那些小巧又好看的装饰品上。正因为这种不同,所以这两种线条的应用场合就完全分开了。

听说,林徽因有回瞧见工作人员正拿着康乾风格的线条来设计国徽,她立马就恼了,二话不说就让停了手头的活儿,吩咐他们改用汉唐那种线条来画。

国徽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一个专业团队,但有些专家并不赞同林徽因的想法,他们觉得用康乾时期的线条来设计国徽更合适。但林徽因很坚持,她主张采用汉唐线条。为了让专家们信服,她还建议他们去霍去病墓前实地看看,说这样就会明白了。

【霍去病墓碑是典型的汉唐线条】

林徽因想去霍去病墓前瞧瞧,主要是因为那墓的碑石特别,上面刻的是汉唐风格的线条。这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汉唐时期的线条艺术,还有汉代建筑风格,可是非常宝贵的实物材料。

霍去病墓啊,是到现在为止发现的古墓里,头一个放石雕的。这墓里现在有16件石雕作品,要说最有名的,那肯定是“马踏匈奴”这件了。

这个马踏匈奴的石雕,看起来特别厚重实在。马儿刻得特别健壮,身子强健,腿也很有劲儿,感觉特别生动。它的风格粗犷又原始,只用了简简单单的雕刻手法,就展现出了一种特别震撼的气势。从这石雕里,咱们就能感受到大汉朝的强大和威猛。

按照林徽因的提议,那位专家派了个学者去霍去病的墓看看。学者到了墓地,一瞅见墓碑上那些简洁又有力的汉代到唐代的线条,立马就觉得林徽因这主意真是太对了。

他一回北京,就立马把自己的想法上报了。之前那些主张用康乾线条的专家,听完汇报后,慢慢认可了真相,开始赞成用汉唐线条来设计国徽。

【汉唐线条更适合国徽设计】

搞懂了汉唐风格线条和康乾风格线条的不同后,你就会明白,设计国徽时,选汉唐线条最合适。这不仅仅是因为汉唐线条的艺术美感,背后还有更实在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牛的两个朝代,所以这两个时候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都带着一股子强大和自信。这种风格不光体现了国家的强大,还满满当当地装着咱们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自家文化的认可和传承。

再者,汉唐时期的线条展现了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虽说在视觉享受上,它可能没康乾线条那般精致绚丽,但它蕴含的是一种“雄浑之美”,这种美感,康乾线条是没法赶上的。

康乾线条出现那会儿,是满清在统治。那时候国家实力还算可以,但肯定不是最强的时候。虽说现在老有人提“康乾盛世”,但并不是所有专家、学者还有老百姓都买这个账。

在康乾那段被吹捧的盛世时光里,其实也有着关门不跟人交往的坏政策。那会儿,因文字获罪的案子特别多,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史的高点。等到满清王朝快不行的时候,更是把国家的权益丢得一干二净,让国家蒙羞。所以现在才有了“满清耽误国家三百年”的说法,跟汉唐那些辉煌时期比起来,那真是差得太远了。

再说,康乾盛世过后,满清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咱们设计国徽那会儿,正好是咱们中国人赶走日本鬼子,打败国民党政府,真正挺直腰板的时候。那时候的新中国,就像刚升起来的太阳,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希望。咋能在国徽上用上那些代表着衰败的康乾时期的元素呢?

看看汉唐时期的线条,那展现的是咱们民族的骄傲和国家的强大,里头还藏着“谁要是欺负我们大汉,不管多远都得收拾他”的那种威风凛凛和豪迈气概。汉唐那可是咱们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说起来,它们的历史地位,比康乾时期还要更有分量呢。

因此,不管是看汉唐线条的艺术特色,还是它们背后代表的特殊含义,选它们来设计国徽那都是最恰当的。

【结语:】

国徽代表着咱们国家和人民,意义非凡。上面的每个小细节,都不是随便弄上去的,而是林徽因他们那一帮专家,费了好大劲,大家一起商量设计出来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它特别的含义。

汉唐时期的线条简洁又大气,透露出一股子强大和豪迈,这让咱们心里头觉得,新中国肯定会变成个强国,这希望是实打实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还有中华文化那种铺天盖地、震撼人心的力量。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