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营销:模仿是学习的开始,但模仿不等于学习

风斯若之 2025-03-15 17:48:36

最近在参加一些有关文旅、地方招商引资……等讨论的时候,总是会聊到“如何学习成功案例”的话题。我一直觉得关于“成功案例的学习”是一个哲学问题而并非商业问题,成功案例当中有很多“可以带来成功的操作”,但是,按照成功案例去做事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吗?

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直到科技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在向自然界模仿着许多我们原本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在当今商业市场当中的“成功案例模仿学”却陷入了一个怪圈当中,似乎人们都忘记了模仿只是一个开始,并不不能代表学习的全部。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会给学生们讲“例题”,按照例题去学习解题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我相信不会有人以为最终的考试题会和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例题一样,所谓的考试,其实要考的就是课本上没有见过的题目。所以,我们通过模仿去学习,实际上还是要让自己掌握解题的思路,从模仿开始,却不应当在结束的时候依旧在模仿。

所以,在看待成功案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思考这些案例当中所包含的方法与逻辑与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什么关联,而不是把焦点都集中在案例本身呢?就算我们百分之百复制盖茨的案例,难道就能够打造出另一个“微软王国”吗?

所有的成功案例,如果我们从结果倒推原因的话,恐怕每一个原因都是带来结果的充要条件,但是,如果我们从正向去推导的话,每一个原因真的会和结果有必然的联系吗?如果是必然联系的,那么可见所有的成功模式都可以简单复制,这个世界还会有失败的案例吗?

我们可以模仿,就像在学走路的小朋友模仿大人走路一样,但是,很明显模仿走路并不意味着这个小朋友可以在未来可以获得和大人一样的成功,甚至小朋友都无法做到和大人走得、跑得一样快?在进一步思考的话,我们也可以去模仿短跑冠军去跑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夺得冠军,同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通过交通工具来提高我们的出行速度与效率,人生的很多路径,并不一定要靠双脚去丈量……

直白地讲,我认为那些“把模仿进行到底”的文旅项目或者招商项目,不但不会成功,而且所表现出的是管理运营团队在创造力方面的缺失。地方的条件不同、人口数量不同、消费能力不同、城市周边环境不同……,这些外部硬性条件是无法依靠“模仿”来改变的。想要学习成功案例的经验,就要从一开始想明白自己要学习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只做简单的“模仿”,那么纵然不是“抄袭”,想必也和当年的“读死书”没有什么差别吧?

0 阅读:0

风斯若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