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山北麓的辽阔土地上,有一座小城,它以英雄之名镌刻历史,它便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玛纳斯县——蒙古语中意为“巡逻者”,因古代玛纳斯河沿岸有巡逻士兵而得名。
没有喧嚣的网红标签,玛纳斯以最本真的姿态,将生态秘境、碧玉文化与葡萄酒香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今日,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座小城,探寻它的传奇与温度!

自然天堂:玛纳斯的生态秘境
在新疆玛纳斯这片被天山雪水滋养的土地上,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生态天堂。当晨光初现时,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湖面泛起细碎的金色涟漪,成群的蓑羽鹤掠过芦苇荡,翅膀扇动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沼泽。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白鹭优雅地掠过芦苇荡,天鹅家族在浅滩处整理羽毛,赤麻鸭成群结队在水面划出涟漪。
这里是全球候鸟迁徙三号线的“生命补给站”,据统计,这里栖息着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大天鹅在内的280多种鸟类,其中越冬候鸟数量最高可达十余万只。
茂密的芦苇丛中,狐狸与野兔悄然穿行,湿地里特有的柽柳、沙枣等植物构建起立体的生态网络,为300余种野生动植物提供庇护所。
对于慕名而来的游客,玛纳斯湿地呈现着不同季节的生态画卷。春夏季的湿地如同一块碧玉镶嵌在金色荒漠中,秋冬季则化身为候鸟的白色天堂。
木质栈道蜿蜒深入芦苇迷宫,观鸟塔上望远镜捕捉着珍禽的倩影,湿地科普馆里多媒体技术讲述着生态变迁的故事。
向西驱车40公里,塔西河国家森林公园的云杉林正流淌着另一种时光。沿着玛纳斯古道向上攀登,松针铺就的小径上印着马鹿的蹄印,清代戍边将士刻在岩壁上的狩猎图已覆满青苔。
最动人的是深秋——白桦林将阳光筛成金箔,火红的枫叶落在牧民转场的羊群背上,放牧的吆喝声惊起一群蓝胸佛法僧,翅尖的钴蓝色划破山谷的寂静。
若是幸运,在红坑生态区的观测站里,透过高倍望远镜或许能捕捉到雪豹的身影。当雪豹矫健的身影掠过冰川边缘,这抹雪山精灵的剪影,是塔西河最神秘的心跳。
在这里,生态从来不只是风景。玛纳斯的山水间,每个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这片绿洲的传奇。
碧玉传奇:从宫廷御用到千年文脉
“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这座北疆小城的形象口号,藏着一段人与玉的千年情缘。走进玛纳斯,你会发现碧玉不仅是冷冰冰的矿石,更是流淌在本地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由于玛纳斯碧玉位于天山深处,它也被称为天山碧玉。玛纳斯是世界三大碧玉产地之一,有着“中国碧玉之都”的称号。
相传玛纳斯玉矿最初是北宋皇室所有,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对这种玉石也十分喜爱,在玛纳斯开设碧玉厂。
当年紫禁城的玉玺、嫔妃的玉佩、甚至祭祀礼器,都藏着来自天山的碧绿魂魄。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代帝玺中,有六方珍贵玉玺是用玛纳斯碧玉所制,一举奠定了玛纳斯碧玉在中华玉文化史上的“皇家血统”地位。
玛纳斯碧玉与和田玉同属“碧玉类”,但玛纳斯碧玉以菠菜绿为主色调,常伴有点状、条状白斑或墨点。
玛纳斯碧玉最特别的是它的“双重性格”——远看是沉静的墨绿,近观却透出深海般的幽蓝,当地人戏称它为“菠菜拌蓝莓”。地质专家说,这种独特色泽源于矿石中的铬元素与天山雪水的亿万次冲刷。
若你来到玛纳斯,怀揣着亲身体验玉石魅力的期待,中华碧玉园便是你不容错过的理想之选。
中华碧玉园位于玛纳斯县核心区域,该园区总商业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不仅是集旅游、购物、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更以新疆首座大型汉唐风格建筑群的独特姿态,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建筑美学与文化魅力。
中华碧玉园以碧玉文化为核心,展示了碧玉的历史、工艺和文化内涵。
走进玉石加工基地,一块块看似平凡无奇的碧玉原石静静地躺在那里,期待着自己即将发生的“蜕变”。
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旁观者,更能亲自上手,拿起工具,尝试着雕琢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特作品。当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玉石,当工具在玉石表面摩挲,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与价值。
逛完加工基地,再来到景区内的玉石销售街区,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这里琳琅满目的碧玉工艺品,每一件都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它们或被雕琢成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或被设计成典雅大气的首饰,每一件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巧思。
在这里,玉石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份承载着美好回忆的纪念品,无论是留着自己珍藏,还是赠送给亲朋好友,都饱含着你满满的心意,传递着来自中华碧玉园的独特魅力。
景区采用“一心、两轴、五园区”的建筑布局,这里的建筑群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深度。
景区还会定期举办与碧玉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玉石展览、文化讲座、传统手工艺展示等,让前来的游客深入了解碧玉的历史和价值。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杨的快乐星球
无论是钟情玉石文化的雅士,还是追求休闲度假的旅人,中华碧玉园都能以其独特的碧玉魅力、丰富的业态、便捷的体验,成为你玛纳斯之旅的难忘一站。来此感受“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的独特风情,开启一场赏玉、休闲的惬意之旅吧!
北纬44°的紫色奇迹
葡萄酒的黄金纬度地带恰
地处北纬44°黄金酿酒带,玛纳斯凭借天山雪水灌溉、昼夜温差淬炼,成为“中国葡萄酒之都”。这里的葡萄凝聚阳光炽烈与雪水清冽,每一滴酒液都酝酿着新疆的独特风情。
走进天山北麓葡萄酒博览园,这座新疆首座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国家 3A 级景区,集文化、旅游、品鉴于一体。
博览园的标志性建筑取自古西域壁画《带翼天使》,宛如一只高脚杯,盛满新疆人特有的浪漫与热情。
图片来源:小红书@陆江
步入其中,博览中心便是核心亮点。一层共享大厅内品酒区、休息区、葡萄酒销售区等一应俱全。
展厅陈列着本地佳酿与特色纪念品,两侧的玛纳斯小产区展馆诉说着全国首个酿酒葡萄认证小产区的传奇。
从汉晋时期的葡萄种植遗迹,到如今中信尼雅、张裕等龙头企业云集,这里的赤霞珠、霞多丽等葡萄品种在年均3000小时日照、砾石土壤与冰川融水滋养下,酿造出屡获国际大奖的美酒。
中信国安葡萄酒庄园内,巨型橡木桶如列阵士兵,酒窖中橡木与果香交织成诗。轻抿赤霞珠,黑醋栗的馥郁、雪松的深邃在舌尖绽放,尾调的矿物质感仿佛裹挟着天山的风。
而香海国际酒庄以海派风格建筑吸睛,主建筑采用法国波尔多酒庄的原型,还融入了上海三四十年代的装饰艺术风格,注重几何线条和对称美感。
建筑细节中可见现代金属框架与传统木质雕花的结合,这里堪称是品酒和休闲的最佳去处。
图片来源:小红书@阿莲吨吨吨
这里的冬季“冰葡萄酒”堪称一绝,零下20°冻结的葡萄,榨出的汁液甜如蜜、冽如泉,入口即化的冰爽仿佛将天山冰雪含于口中。
庄园里的葡萄被留在藤上,待气温降至-8°至-12°时自然冰冻,通常在12月至次年1月。在夜间或清晨气温最低时手工采摘冰冻葡萄,确保葡萄保持冰冻状态。
而冰酒的压榨是整个酿造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冻结的葡萄被送入压榨机,但低温让压榨变得异常困难。水分以冰晶形式析出,而浓缩的葡萄汁(称为“金汁”)则缓缓流出,其糖分浓度可达普通葡萄酒的5-10倍。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小时甚至整夜,而一吨葡萄可能只能榨出几十升金汁。这种低出汁率,决定了冰酒的珍贵。
从千年葡萄种植历史到现代酿造工艺,从香醇美酒到风情体验,玛纳斯邀你共赴一场舌尖与心灵的葡萄酒之旅,在北纬44°的黄金产区,沉醉于酒香与美景交织的梦幻之境。
玛纳斯,是候鸟迁徙的“生命补给站”,湿地与森林交织出一幅生态画卷;是“中国碧玉之都”,每一块翡翠般的玉石都沉淀着山河的呼吸;也是北纬44°的“葡萄酒黄金带”,天山雪水与阳光共同酿出西域的紫色浪漫。
这是一座用自然与文化编织的绿洲,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故事,每一阵风都裹着诗意。不妨在某个清晨,踏着天山的雪影,循着酒香与鸟鸣,来赴一场与玛纳斯的约会。玛纳斯在天山脚下静候你的到来,邀你共赴一场不被打扰的惊艳与温暖!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