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脾胃不和,中医教你调养方法

向薇谈养 2025-03-20 08:21:27

上热下寒,脾胃不和,中医教你调养方法。

不少患者拿到药方时,总会留意到打头阵的药多为熟地,仔细一瞧就会发现这后面连着的药对是一张很有名的引火汤。现在肾阳虚体质的人相当常见,我在临床上常用引火汤,基础配方包含熟地、巴戟天、茯苓、麦冬与五味子,为强化引火归元之效,我还会添上肉桂这味药。

曾有一位患者多年来脾胃虚弱,胃脘总胀满不适,消化功能差,稍吃多点就难受。他特别畏寒,腰部常年冷痛,情绪抑郁,还动不动就上火。此前她四处寻医治疗胃胀,服过大量补脾胃的药,可症状依旧,一直没看好。当她找到我时,看到药方与以往大不一样,便对我充满了信心。

其实她的情况归结起来,主要是肝郁脾虚、肾元亏虚。或许有人会纳闷,明明看起来是脾胃问题,为啥要补肾?中医理论认为,肾脏是阴阳融合的脏器,肾水与命门之火同居于肾中,在健康状态下,二者相互平衡,肾火潜藏于肾水之中。

当肾阳虚衰时,命门之火无法潜藏,便会借着脏腑的虚弱,顺着经络引发各种病症,火性向上,所以头面部的炎症最为常见,比如咽痛、牙疼、口腔溃疡等。引火汤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熟地、巴戟天等滋补肾精肾阴,如同给失控的火苗浇上一盆冷水,把上窜的虚火稳稳地引导、收敛下来,这在中医里被称为引火归元。

像前面提到的那位患者,脾胃功能差,气血生成不足,后天无法滋养肾阳,导致肾源亏虚,难以潜藏肾火,因此才有下腰冷痛、上炎虚火的症状。这种上热下寒的体质已经形成,就不能一味地关注脾胃,在疏肝理脾的同时,加入引火汤的药兑,就可以有效调理其肾源亏虚的问题。

还有不少患者向我反馈,他们患有偏头痛、喉咙痛、口腔溃疡、牙疼、牙龈浮肿等,服用有引火汤配伍的中药后,这些症状便得到了缓解,有的甚至两三天就解决了困扰许久的问题。其实这都不是神奇,恰恰是引火汤对症的表现。

引火汤的应用范围广泛,对很大一部分肾元亏虚的患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大部分人都是肾阳虚,肾的阴阳水火只有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人体才能维持健康。一旦肾阳受损,虚火就容易上炎,引发各种不适,而引火汤正是化解这些难题的良方。

施建勇,男,1959年5月生,中医博士,药学博士后,师承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国医大师周仲瑛,在海内外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7项,国家医药专利15项,著100余篇,对类风湿、痛风、糖尿病、结肠炎等拥有独特解决方案。欢迎沟通探讨。

1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