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1、火锅店的复制案例
2、火锅店该怎样“抄作业”
第 1347期文 | 刀小刀
火锅人该如何抄?
三点建议不妨拿去
自古以来,原创都很痛苦,复制粘贴则很快乐,因为它不费力,也不会掉头发,效率还挺高。
但是,抄袭只是形似,内核却难以抄去,就像有些品牌模仿茶颜悦色,虽然改了名,变了色,像抄袭,又不完全抄,看起来总有些怪怪的四不像,原因就在于,茶颜悦色的基因是设计,抄者抓不住内核,只会越抄越诡异。
◎是不是有点诡异?
有人说,模仿与抄袭,是最高形式的致敬,但也分“聪明抄”和“笨拙抄”。
关于“抄袭”,火锅餐见有三点建议,不妨一试。
1、拓宽产品边界
所谓拓宽产品边界,即是“找一些火锅店从未出现过的产品”,这一点上,有一说一,巴奴做得挺好,找到不少之前火锅店从未有过的食材,像绣球菌、鲜鸭血,第一次出现火锅店里,就在巴奴。
还有一些产品的微创新,也值得提倡,像千丝系列,土豆原是片状,经过加工,成丝状,简单的微创新,就制造了稀缺,提升了产品溢价。
◎千丝土豆
再如卤味火锅,将卤味放入火锅中,也是拓宽产品边界的一种表现,“万物皆可卤+万物皆可涮”,万物对万物,就是无限可能。
相比想破头皮创新甜品,上面的方法还是略微简单一些,当然,抄袭门槛也低。
中国幅员广阔,尚未发现的食材还有很多,火锅人应该多出去走走,多去发掘一些稀罕物。
2、走出地域,拿来主义
要是走一走的话,就别在家门口转悠了,不妨去外地看看,让产品拓宽地域边界。
像成都的麻小度青花椒鱼,将北方的馒头和贵州的米粉融入其中,历时三年仍畅销,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北海的炸物美食
火锅餐见前段时间去广西北海,满大街都是特色小食,像虾饼,春卷、油炸鬼,完全可以作为餐前或餐后小吃,代替炸酥肉和茴香小油条;像北海的各种汤水,拿回去就能直接当甜饮品。
北海不仅有原住民,还有很多侨民和越南人,美食的融合性很强,且烙印十分明显,为我所用,岂不美哉。
当然,中国大好河山的特色美食,难以计数,多去小吃街、风情街,说不定会有新思路。
3、将产品,进行多场景应用
所有的产品,必有应用场景,没有应用场景的产品,不配来到这个世界,因为它没有解决现实中的任何问题。
拓宽场景边界的前提,是产品具有极高的可塑性,一种产品适用一种场景,只能赚一份的钱,适用两个场景,就能赚两份的钱,以此类推,适用的场景越多,赚到的钱就越多,当然,这样的产品通常称之爆品。
如果一个产品,在火锅店能涮、能烤、能炸、能煲,顾客的购买意愿肯定增加,因为对顾客而言,他们用一份的钱,吃到了四种口味;而对火锅店而言,他们则是用一种产品挣到了四份钱。其中逻辑,老板们须细辨。
像富邦食品有一款“金黄鱼籽球”,就可满足以上四种场景,而且这款产品本身就有足够的差异化,选用深海鱼,搭配爆脆鱼籽,口感十分丰富。
“拓宽场景边界+自身差异化”,无疑是王炸组合。
北步园火锅联合创始人、爆传传媒创始人阿迅说,“抄”分为三个阶段,抄袭、超越、钞票。
抄袭模仿是最基础的,其次,要会抄中创新,超越本主,成为爆款之后,才有变现的可能。
写在最后
抄袭虽为人不齿,但若转换思维,去积极拓宽各种边界,自会别有洞天。
2023下半年,火锅行业会强劲复苏,到那时,洗牌严重、竞争加剧,极可能会死一大批,如今正处淡季,火锅老板们还是得多出去走走,积极提升产品力,早做防范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