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田先生的相继离世,再也没有人能够支撑起田楷的热度,关于田楷的关注度也逐渐消退,不过关于田楷的争议依旧存在,很多人都在质疑田楷的艺术水平,也有人质疑田楷是否算是书法,对于这种质疑再也无法得到有力的回应。
当今社会关于书法的质疑是非常普遍且多角度的,今人书家都难逃被质疑的命运,但是质疑和批评一样,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艺术评价方式。
对艺术的评价方式有很多,就包括评论、质疑和批评,其中质疑虽然没有批评强烈和直接,但是也包含了很强的排斥性,当质疑开始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注定无需解释了。质疑往往是批评的前奏。
就好比有人质疑田书算不算书法,其实就是认为田书不算书法,只是用一种疑问的方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已。
这种缺乏包容的评论方式对于艺术来说是非常错误且有害的,艺术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包容,艺术创作需要融会贯通,审视艺术也需要充分的包容。
对待艺术的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个人认知和喜好是左右评价结果的主要根源,所有的外部意见也只能是一种参考。
所以当有人质疑田书是否为书法时,也有人笃定田书就是顶级书法艺术,那么这两种人又有可能说服对方吗?相关的讨论还有意义吗?
所以对待艺术不需要质疑,也不需要批评,但是需要评论,艺术面向大众,评论是其价值的体现,不被评论的艺术肯定一文不值。
评论与批评和质疑的最大区别就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不喜欢但是尊重其存在的意义,不强求其改变,更不试图将其毁灭,这才是对待艺术审美最正确的态度。
田书作为风靡一时的现象级书法风格,无论对书法发展起到何种影响,对书法普及起到何种作用,无论二田先生书法理念是否符合时代潮流,都不可否认其存在的价值。
这就是书法艺术需要呈现出来的多样性,有花有草有果有叶方为自然,不能因为喜欢看花就摘掉所有的叶,没有叶的衬托花也难以显出绚烂。
当今社会对丑书的批判和对田书的质疑都是一种只要花或者只要叶的偏激思维,都是试图让书法走向单一,都是在试图用个人喜好去干涉书法家独立创作权的行为,都是一种思维霸凌。
艺术本无绝对的对错,书法亦然。真正的艺术生态应该是多元共存的,无论是传统派、创新派,还是学院派、民间派,都有其存在价值。包容不同风格,才是书法健康发展的关键。
与其质疑二田书法的价值,不如去学习二田先生的刻苦精神和严谨态度,与其批判丑书的凌乱不堪,不如学习书家敢于打破传统规范的创新精神。存在即合理,每种风格都是优缺点的矛盾集合体,只看一点难免片面,扬长避短才是大智慧。
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强求别人改变理念,不如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仅凭表象去判高低,永远都只能是无知且愚昧的门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