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今人书法不能学

七陆书法 2025-04-17 09:37:36

在书法学习上一般有两个普遍被认同的观点,首先就是要取法乎上,很多人认为所谓取法乎上就是要学古人的东西,从而引申出第二个观点那就是今人作品不可学,其实这都是对书法学习的误解。

首先是取法乎上的上并非是“古”的意思,而是“高”的意思,取法乎上并非是要求一定要去学古人的东西,而是要去学境界水平非常高的东西,如果今人有作品能够超越古人,那么学他就是取法乎上。

如果仅仅将取法乎上理解成学古人的东西,把上理解成古,那么大家都去学钟繇好了,谁还去学颜真卿、于右任?

之所以很多人将上理解成古,就在于很多人都认为书法从魏晋开始就在一直走下坡路,虽然经过了唐宋两个阶段的繁荣,但是到了元代也就赵孟頫勉强支撑,其后的书法家基本都是继承大于创新,对书法发展的贡献不大。

这体现了国人固有的祖先崇拜思想,总认为后人不如前人,今人不如古人,所以对待古人的东西往往崇拜至极,对待今人的作品往往苛刻挑剔,论证今人无能是今人最乐于探讨的问题。

纵观中国书法史,在书法学习资料匮乏的古代,学习同时代的书家的字非常普遍,比如褚遂良、蔡京、沈度等人的书法都是当时朝野争相学习的范本,所以才会造成满朝一面的现象。

古人并没有片面的去理解取法乎上,而是注重学习对自己有用的书法,古人尚且学习同时代的人,今人为何不可呢?

其实今人学习今人的现象也有很多,比如启功先生、崔寒柏先生,甚至曾翔先生的“高兴万岁”都有很多人去临习和研究。

尽管国人尊古薄今,但是今人很多优秀的作品水平并不比古人差,现在很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学习今人也就不再被禁忌。

况且今人书法贵在艺术表现力,这是很多古人书法很少体现的地方,学习今人书法能够紧跟时代文化发展步伐,让自己的书法与时俱进。

书法学习贵在实践,读再多的帖最终只有临一遍才能体会到细微之妙,很多人在临习曾翔先生书法以后彻底改变了对曾翔先生书法的看法,原来大师构思确实与任意涂鸦不同。

另外还有一种投机观点也非常支持临习今人作品,那就是为了入展需要,为什么别人的作品能够轻松入展,而自己的作品却被屡屡退回。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投其所好,不符合评委的审美标准,那么如何能够迎合评委的审美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入展的作品一比一临习几遍,领悟其中奥义,然后以此创作这样就极大的提升了入展概率。

当然学习今人并不是一味的只学今人书法,而是在学习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汲取今人书法当中好的部分,做到博古通今,方能大成。

今人书法并非不可学,但是要注意学习的方法,无论学习古人还是今人,最终的目的是写出自己的风格,任何人的书法都只是营养,不能代替自己去展示思想,对自己有用的都可以去学,无论古人还是今人。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