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在国人看来一直都是一个屈辱的代名词,否则的话,大家也不会对“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的明朝那么崇拜了。
只是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一习俗其实距离我们很近,甚至就在清朝灭亡后还在持续,而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和亲的公主不是旁人,正是光绪皇帝的侄女、宣统皇帝的堂妹——爱新觉罗·韫慧!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自清朝建立起的一个习俗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清朝的建立与稳定离不开一个民族的支持,那就是蒙古族!
因此,为了回报他们,也为了稳定住西北的局势,清廷内部一直采取的都是“满蒙一家亲”的政治态度,还不仅是口头上说,清政府还会将皇室女子嫁到蒙古,妄图用和亲的方式让双方融为一体。
事实上,此举也果真有用,清朝建国二百多年,蒙古那边确实很少出什么幺蛾子,只是结果却令人唏嘘,满清吸取之前王朝的教训,防了蒙古、防了文官、防了外戚、防了武将,却偏偏没能防住大势所趋。

努力坚持了半个多世纪,在辛亥革命之后他们终究还是走向了灭亡。
按理来说,清朝都亡了,封建制度也成为了历史,所谓和亲也应该随之一同消失才对,但大家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没错,大清虽亡,但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还在,不仅在,他还一直渴望着复辟,为此甚至不惜里通外国,与日本人相互勾结,而这出韫慧和亲的戏码便是他想出来的!
为了有朝一日光复祖业,溥仪与一众遗老遗少便想出了这个主意,让当时只有十九岁的“格格”韫慧远嫁蒙古,嫁给阿拉善亲王的长子——达理札雅
借此,不但可以获得蒙古的支持,还能够告诉世人大清尚有回转的余地。

只是与大家想象的情况不同,韫慧的和亲之路并不屈辱,她本人也没有感到委屈,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她本身便熟练掌握了包括蒙古语在内的四种语言,不会出现交流不便的情况。
另一方面,她的丈夫同样是一个高富帅,长得英俊潇洒也就算了,还是少帅张学良的结拜兄弟、下一任亲王的合法继承人。
这样的一对夫妻说是金童玉女都毫不为过,又怎会不幸福呢?
事实也的确如此,婚后的二人就好像是一对神仙眷侣,十分恩爱、相敬如宾,更有甚者,最终她还真的成为了王妃,身份地位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令人感到敬佩的是,即便如此,韫慧也没有飘飘然,她先是主导了蒙古地区的教育改革,提倡男女平等,女子也能接受教育,后来在溥仪就任伪满洲国皇帝的时候,她还愤然拒绝了对方的拉拢,坚决反对内部的亲日派,并提出愿意配合傅作义将军的抗日行动。
虽说此举让她遭受到了长达八年的软禁,却也为她和丈夫换来了将来的好日子,新中国成立之后,鉴于她的抗日举动,以及自愿捐献全部财产的伟大做法,党中央和毛主席没有犹豫,直接让她相继就任了宁夏、甘肃、内蒙等地的妇联主任。
林林总总,虽然韫慧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和亲的公主,但她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