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释一下,成都为何是楼市第一城。
自2022年商品房成交量规模取代武汉登顶中国楼市第一城之后,成都连续三年蝉联。
机构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房成交量,成都以11.1万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不过同比去年的成交量减少了24.5%。
二手房,成都同样以23.1万套规模,力压群雄,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去年增长了5.2%。
从成交面积角度看,成都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样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数据来源:CRIC,注:12月数据根据前25日数据预估得到
成都二手房能够突破23万套,刷新历史新高,得益于四季度由一线城市带动的行情。
2024年10月份,成都新房成交7269套,环比增长36.8%。二手房成交19807套,环比、同比均增长。
11月份,成都新房成交11401套,环比上涨56.8%,创下年内新高;二手房成交量达26219套,为2023年4月以来最高值,11月累计成交37620套。
12月份,成都新房成交12625套,继续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24%。二手房成交28563套,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8.9%,同比增长73.1%。
行情带动下,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份成都二手房价格止跌上涨。
当月,成都的二手房价格止跌上涨,环比上涨了0.4%,成为8个二手房价格上涨的城市之一。不过同比仍下跌8.7%。11月份、12月份二手房价格环比持续上涨。
11月份,成都新房止跌上涨,12月份环比上涨0.6%。
02 | 成都楼市,卖疯了进入2025年,成都楼市依旧很飒,主要表现在三点:
第一,地价不断捅破天花板。
3月11日,三宗分别位于高新区大源西板块、锦江区三圣乡板块、成华区槐树店板块核心区地块,全部高溢价成交。
其中高新区大源西板块,吸引了招商蛇口、建发房产、中国金茂等十余家知名房企参拍。经过130余轮激烈竞争,该地块最终由招商蛇口以27亿元的总价斩获,成交楼面价31700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70.4%。
3.17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超越了去年9月份由贝壳创造的高价纪录。
2024年9月20日,经过82轮竞价,贝壳以10.76亿元的价格竞得锦江区金融城三期H12地块,溢价率42.19%,折合成交楼面价27300元/平方米,一举成为成都新的单价地王。
这一次大源西地块,一举将成都楼面价拉入了“3”字打头时代,成为成都新的单价地王。
两周后的3月27日,成都推出的金融城三期H10地块引发激烈争夺。该住宅用地出让面积约32495平方米,起拍价16.25亿元,起始楼面价2万元/平方米。
该地块在开拍前便吸引了大量市场关注,本次出让引来华发、华润、中海、建发、招商蛇口等10家房企竞拍。经过213轮竞价后,该地块最终被建发集团以33.47亿元的价格摘得,成交楼面价41200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106%。
成都楼面价最终进入了“4”字打头时代。
和杭州一样,一个月内两度刷新地价天际线。
第二,一个季度成交了近9万套住宅。
成都官方披露,一季度成都成交87971套住宅,其中新房成交27871套,同比去年一季度上涨19.7%;二手房成交60100套,同比去年一季度上涨32.9%。
第三,新房与二手房同步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成都新房价格从去年12月份止跌上涨以来,连续四个月上涨。
1月份环比上涨0.7%,2月份上涨0.3%,3月上涨0.5%。
二手房价格自去年10月份止跌上涨以来连续上涨了6个月。
1月份环比上涨0.2%,2月份环比上涨0.2%,3月份上涨0.1%。
成都楼市为何这么强悍?
根本原因是情绪与信心的叠加,毕竟从全国宏观数据来看,一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速的确不错。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一季度全国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迎来开门红。
除此之外,成都的客观条件,也为其提供了一触即发的基础。
第一,泡沫并没有高到离谱。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强调过,当下各城市遭遇的楼市困局,都是当年房价拼命上涨造成的。
成都的房价上涨方式,与长沙雷同,都是温水注水青蛙,钝刀子割肉模式。
每月涨一点,持续不断地上涨,长年累月持续上涨。
这种模式之下,一方面房价绝对量相对东部热点城市并不太高,民众的接受度比较高。注意,这里说的是相对,不要钻牛角尖。
尽管持续上涨,但目前成都的二手房挂牌价仍只有1.65万元/平方米。
相比于杭州、苏州、南京、宁波、青岛、厦门等城市,接受度好很多,泡沫小太多。
其他城市的民众,奋力一跳也没有买的指望。成都普通民众努力一下,还是有购房的希望。这是成都楼市耐扛的底层逻辑。
第二,人口不断涌入,需求不断增加。
归功于成都近年来的成功宣传,成都近年来名声大噪。再加上四川盆地独特的宜居条件,以及东部城市房价高企的现状,成都过去十年成功收割了一波人口。
七普数据显示,成都过去十年(2010年至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9万人,增量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在人口增量整体降档换速的背景下,成都依旧增加了24.5万人,位居第二。
2022年全国人口见顶转向的背景下,成都人口增量从2021年的24.5万下降至7.6万。增量的确跳水了,但依旧保持着人口增量。
2023年全国人口加速下降的背景下,成都常住人口增量仍在10万之上,有13.5万增量,位居全国第五。
人口不断涌入,需求不断增加。
而且,关键的是,成都不仅虹吸全川的购买需求,也承接着西藏等西南地区的置业需求。
毕竟,成都在官方的定位中,非常高。
2024年初,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明确四川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腹地,全国独此一份,而成都是腹地的中心;
7月,《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9月15日,官方宣布“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成都毋庸置疑是“关键产业备份”主力;
9月27日,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都城市定位「升格」——从“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升级为“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同时新增“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定位。
整体功能定位,比同级别的杭州、南京、济南都要高。
成都商报披露了一组数据,2023上半年有20万个家庭在成都买房了。
前两天写杭州楼市时我强调过,随着4月初中美关税大战再起,杭州原本可以借助地王势头在4月份大干一场的剧情,落空。
4月1日至14日,杭州十区二手房成交量不到4000套,预计全月成交量8000套左右。
而3月份十区共成交二手房12413套,仅次于2017年4月的12666套,创下近8年来新高。
从1.24万套,可能降至8000套,降幅超三分之一,而且还是在两个地王诞生的背景下,可见这一轮关税博弈对市场信心的冲击,有多大。
从数据端来看,全国整体情况基本如此。
Wind数据显示,全国68个大中城市成交面积在第13周见顶后,目前已经连续下滑两周,时间刚好对应着中美新一轮关税博弈。
就目前成都的数据来看,还没有走弱。
成都房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16日新房成交了4706套,3月份为10870套;二手房成交12652套,3月份25358套。
但关税大战的影响,成都也躲不过。
白宫网站发布关于关键矿产和衍生品232调查的有关事实清单,提到因为中国针对美“对等关税”采取报复措施,现在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在前几天本号分析关税大战对各城市的影响中,我梳理了外贸三十强城市的数据。
成都去年出口规模4624.8亿元,其中对美出口规模857.55亿元(2023年数据),对美依赖度18.5%。
这一依赖度位居第四,仅次于宁波、苏州、中山。
因此,对成都的影响不言而喻。
因此,本号认为,在关税大战利空之下,目前躁动的城市,热度都将难以为继,调整仍会是各城市今年的底色,只不过分化特点更明显而已。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4月16日发布的数据,以下是2025年3月到4月全国房价跌幅排行榜(环比跌幅): 环比跌幅较大的城市(3月数据) • 南通:环比下跌1.13% • 厦门:环比下跌0.89% • 武汉:环比下跌0.84% • 南京:环比下跌0.84% • 宁波:环比下跌0.84% 同比跌幅较大的城市(3月数据) • 东莞:同比下跌19.22% • 南通:同比下跌17.26% • 宁波:同比下跌15.38% 这些数据反映了部分城市在2025年3月的房价走势,其中南通、厦门、武汉、南京和宁波等城市的房价环比跌幅较为明显,而东莞、南通和宁波的同比跌幅较大,显示出这些城市在房价调整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弄几张虚假的图片骗人,再弄几组虚假的数据骗人,真卑鄙,真无耻。千万别信,小心上当。
泡沫也没高到离谱[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果然是吹嘘成都的,果然成都出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