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的北京亦庄,天工Ultra机器人单脚承重55公斤,踩过3厘米深的碎石路——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生死现场!
当全网热议“AI取代人类”时,这场赛事用21公里赛道撕开真相:人形机器人连奔跑都要人类“换尿布”(换电3次),谈何颠覆?天工Ultra每秒关节摆动5次,摩擦温度飙至80℃,工程师被迫植入“风冷血管”——6组散热片+液态金属导热,硬把故障率从37%压到2%。
对比特斯拉Optimus实验室步态,户外长跑对关节耐用度要求高300%,松延动力N2机器人甚至穿上29码跑鞋减震。
天工每公里耗电16%,相当于手机连打2小时原神。3次换电耗时4分28秒,总成绩2小时40分42秒里,有18%时间在“充电续命”。机器人跑半马能耗=人类跑全马(1.2度电vs 2500大卡),但人类靠一块牛排续航,机器人得背5公斤电池。
人类半马世界纪录56分42秒,天工Ultra配速7分37秒/公里,连60岁大爷都能轻松碾压。但机器人精准控速±0.3%,人类选手配速波动±12%,输在“情绪稳定”。 为备赛3个月,天工团队烧掉470万:25次关节迭代、1800小时算法训练、137次摔倒修复。对比人类跑者,一双跑鞋+能量胶就能开干。
北京亦庄砸100亿基金押注人形赛道,特斯拉Optimus、宇树H1低价杀入。这场马拉松实为“技术路演”——完赛机器人将优先接入万台应用计划,抢占工厂、养老场景。 当冠军机器人冲线时,人类跑者王建国正用肉身对抗乳酸堆积。他抹了把汗笑道:“至少我不用充电!”
你愿意花9.9万买台会跑步的机器人,还是雇个能唠嗑的保姆? 你看好人形机器人未来吗?评论区晒出你的立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