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奥斯曼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如今却只剩下土耳其这一块核心区域。
它的版图曾经覆盖了30多个现代国家,如今却成了历史书上的一页。
有人说,它的灭亡是必然的,因为它太大,太复杂,太难管;有人说,它是被欧洲各国合力拖垮的,毕竟谁也不想在家门口看到一个咄咄逼人的庞然大物;还有人认为,它的衰落是从内部开始的,腐败、分裂、积重难返。
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怎么就一步步走向了瓦解?
翻开历史,这个帝国的巅峰时期让整个西欧都胆战心惊。

奥斯曼军队曾两次围攻维也纳,几乎要敲开欧洲的大门。
如果不是西欧国家拼命联合抵抗,恐怕今天的欧洲版图都会大不相同。
然而,像所有看似不可战胜的帝国一样,奥斯曼也有它的软肋。
它的统治范围太广,民族、宗教、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央政府想要牢牢掌控所有地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济是帝国衰落的第一道裂缝。

曾经,奥斯曼凭借地理位置,牢牢掌控着东西方贸易的命脉,欧洲人想从亚洲买点香料、丝绸,都得乖乖交过路费。
可当西班牙、葡萄牙的航海家们绕过非洲,开辟了新航线,这笔巨额“过路费”就没了。
奥斯曼的经济模式一时间找不到替代方案,财政收入开始缩水,军队的薪水也发不出来了。
没有钱,军队就会松散,军队一松散,帝国的统治力就随之下降。
军事上的失利,更是让奥斯曼帝国的光环逐渐褪色。1683年,奥斯曼再次围攻维也纳,却被波兰国王扬三世打得落花流水,欧洲各国趁机反攻,奥斯曼从此失去了在欧洲扩张的可能性。

更致命的是,俄罗斯的崛起。
彼得大帝改革后的俄国不断向南扩张,最终吞并了奥斯曼扶持的克里米亚汗国。
这意味着,奥斯曼在黑海的影响力大大削弱,东欧的控制力也开始松动。
内部矛盾也是压垮奥斯曼的关键因素。
这个庞大的帝国里,有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希腊人、斯拉夫人、库尔德人……各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忠诚度参差不齐。

尤其是阿拉伯地区,一直不甘心被土耳其人统治,到了19世纪,民族主义思潮兴起,阿拉伯人纷纷寻求独立。
而奥斯曼的统治者们却沉迷于宫廷斗争,忙着争权夺利,根本无暇顾及地方的动荡。
到了19世纪,欧洲列强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法国的军舰横行全球,而奥斯曼的军队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英法等国一边支持奥斯曼内部的民族独立运动,一边又利用奥斯曼作为制衡俄国的棋子。
奥斯曼帝国成了一个谁都能踩一脚的“病夫”,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沦落到靠欧洲列强的施舍来维持生存。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压垮这个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奥斯曼站错队,跟着德国一起对抗英法,结果战争失败,帝国直接被列强肢解。
阿拉伯地区的领土被瓜分,欧洲的巴尔干地区早已纷纷独立,剩下的奥斯曼核心区域,也在战后动荡中迎来了“最后的清算”。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主义力量崛起,最终推翻了苏丹统治,建立了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正式成为历史。
有人说,奥斯曼帝国的灭亡是一场漫长的衰落,它的终结不过是时间问题。

也有人认为,它如果能及时进行现代化改革,也许还能苟延残喘。
但历史没有如果,一个庞大帝国的崩塌,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内部问题和外部压力交织下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现在的说法是“现代的土耳其人是希腊人”,从历史上看来应该是“现代的希腊人是土耳其人”。这就可以理解所谓的亚历山大东征了,因为土耳其人就是曾经的突厥人(由于人种融合肯定不会是原来的突厥人了,但文化肯定是传承了),他们是从东方迁徙到西方的,把这个过程倒过来就是所谓的亚历山大东征。
核心民族的基本盘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