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江西有个叫刘德柱的丝绸商人,他家底丰厚,府里养着几十个仆人。刘德柱只管经营生意,家中琐事从来不曾亲自过问。一次,他偶然翻起管家的账本,看到家中的巨额开销,十分惊讶。就连他每天晚餐时吃的一碗红烧仔鹅,也要半两金子。
刘德柱特别喜欢吃红烧仔鹅,每天晚饭都少不了这道菜。一连多年都保持着这个习惯。可他万万没想到,仔鹅的价格如此昂贵。他断定是管家从中做的手脚,可管家说,他每天吃的红烧仔鹅都是李全厨师亲自从家带来的小鹅,并亲自动手宰杀烹制的。别人买来的仔鹅,他李全根本就不用。
刘德柱一听就生气了,什么东西,一个厨子竟然如此嚣张。没过几天,他就把刘全给辞退了。
一连多日,刘德柱发现每天晚餐的红烧仔鹅味道与以前截然不同,多了腥膻的味道,少了特别的香味。一个月的时间不到,他一连换了好几个厨师,却没一个人能烹出李全的烹制的那种味道。这时,刘德柱开始后悔,心想为了微不足道的半两金子,而失去了人间少有的美味,真是不值。于是,他派出家人四处打听李全的下落。
当家人把李全的住址报告给他时,他很高兴,亲自来到李全家里。刚一走进李全家的院子,就看见几十只毛绒绒的小鹅正在那欢快地吃东西呢。再一看那些鹅吃的东西,刘德柱颇感惊讶。那些小鹅吃的竟然是活的泥鳅,还有指甲大小的红枣,野生的人参等名贵中药材。李全说,如此喂鹅的方法乃是从祖上传下来的秘方。因此,半两金子的一碗红烧仔鹅并不是很贵,他做的仔鹅之所以有种特殊的香味,并非是手艺多高,而是学问全在这鹅肉上。而且常食此鹅肉,能起到补肾护肝的目的。
刘德柱听后若有所思,心中不禁感慨,原来一碗红烧仔鹅竟然有如此的神奇作用,怪不得自己多年身体健康,耳聪目明,几房太太也都对他特别满意呢。
刘德柱重新将李全接回府中,并花重金,买来他的喂鹅秘方,在自己的府里养了几百只鹅。
这样,每日里,他又可以吃到自己喜爱的美味红烧仔鹅了。可没过多久,一件烦心的事儿就来了。
近日,朝廷里要派一名专管税金的官员来江西。此人性情极为古怪不喜贿赂,不贪美色。商人赚钱全在缴纳税金所做的手脚上,只有这样的官商勾结才会有丰厚的利润可图。可这官员如此古怪的性情该如何拉拢呢?
刘德柱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人都是有弱点的。他想找到那官员的软肋,对症下药。经多方探访,终于得知这位大人虽酒色财气均不放在眼里,却有一个特别嗜好,那就是特别喜欢美味佳肴。刘德柱得知后仰天大笑,心想这太好办了,区区一碗红烧仔鹅便能将其拿下,他吩咐李全说他今天要宴请朝廷的大人来府里用餐,要求他精心烹制几道菜肴,这些菜的主料都是用秘方喂养的大鹅。
大人驾临,看见餐桌上红烧仔鹅,清炖鹅腿,红焖鹅掌,爆炒鹅头等清一色的鹅肉,脸上的神情不觉发生了些许的变化。刘德柱看后,忙把大人让到主位,亲自给他夹了一块红烧仔鹅肉低声下气地说道:“大人,请您品尝。”大人细嚼慢咽,眼睛里顿时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我这大半生走南闯北,去过诸多地方,可谓尝尽人间美味。想不到,你府中的鹅竟能做出此等美味,难得,难得呀!”
见朝廷的官员如此开怀称赞,刘德柱兴奋不已,他告知大人,此绝非普通的鹅,乃是用独特秘方喂养的鹅,才能有如此奇香。若是大人喜欢,我府中尚有近百只鹅,全都孝敬给您老人家。
朝廷官员听后眉开眼笑,拉着刘德柱的手说:“你真乃我的知己,本官眼里金银如粪土,唯有美味舍不得。”
刘德柱想,养鹅的秘方已经到手,留着李全也没啥用处了,便命令家人再次将李全轰出府。他每日亲自配方喂鹅,他知道那些鹅就是他的财富和前途。每隔几日,他都派人给大人送几只肥大的鹅。他的生意自然是比从前更好,向朝廷缴纳的税金却只是往年的三分之一。
没想到两个月后,怪事出现了。刘德柱喂养的鹅虽然和从前一样健康地成长,但鹅肉的味道却和普通的鹅肉没什么区别了,那种绝世美味已经不复存在。刘德柱百思不得其解,他严格按照李全的秘方喂养的鹅,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更糟糕的是朝廷的官员大怒,一口咬定他在戏弄他,并把刘德柱关进了大牢里。
后来,那个官员被调走了,刘德柱才被放出来了。回到家后,他一病不起,好多名医为他诊脉用药都不见好转。
临终前,他派出家人将李全找来,问他鹅肉变味道的事,要是得不到真实答案,他死也不会瞑目的。李全看到气息奄奄的刘德柱常常叹了口气说道:“我本想告诉你,用秘方喂的鹅,只能长到两个月,两个月内将那些鹅全部宰杀,再换另一茬小鹅养,如此循环,方能吃到奇香鹅肉。不然,鹅肉的味道将和普通鹅肉没什么区别。”李全说完,看了几眼刘德柱“本来,我想告诉你的,可还没等我说呢,你就把我赶走了。”
刘德柱听后,连一句遗言也没来得及和家人说,就驾鹤西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载2009年4期《故事家》;转载2009年12期《特别关注》;转载2009年12月《故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