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犯的新生之路Ⅱ(97):从大孚银行到刘家花园

二哥雨二 2025-03-21 16:35:06

在文学作品中,时间过得快慢取决于有无故事性,而在现实生活中,时间过得快慢,则取决于心情。方靖在大孚银行楼上关押的日子,并不好过,心情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也不为过。但和绝大多数战犯一样,方靖对于自己和米文和等人在武汉大孚银行楼上的生活,只是用了简短的文字,粗略地说了一下,不是什么惜字如金,也不是什么有所避讳,是因为那里,确实没有什么故事性,尤其是对于我们的主题,共和国对于战犯的改造,更没有什么故事可言。对于方靖这个在大洪山革命根据地刚刚有了些“开化”的“坚冰”而言,到了开封二野社会部看守所及湖北省公安厅大孚银行管理所之后,这块刚刚开化的坚冰,又重新冻上了。我们不能怪罪方靖的不进步,也不能责怪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及对战犯改造政策的执行力,只能怪造化弄人,方靖、米文和这些破旧的葫芦,在这些地方遇到了传说中的弯刀罢了。

1950年国庆节过后没有几天,管理员到楼上来宣布了一件事:“各位,你们要转移地方了,到一个条件比这儿好的地方去。大家准备一下,下午就出发。”

对于这名管理人员毫无厘头,从来也不多做解释的命令,众人早已习惯了。或许是要离开的缘故,门口的岗哨也不怎么管理他们了,米文和的声音也大了许多,依旧在骂着:“奶奶的,要枪毙,就明说,不就是去天堂嘛,老子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呵呵,说不定,老冯已经在那边给我们摆设了宴席呢。”

张述之笑了起来,说道:“老米,估计你这怂样子,进不得天堂的,至于冯大帅,一生杀人如麻,想进天堂,恐怕也有难度。不过,我们倒是能进地狱,和他相见的。”

张绩武笑了起来,说道:“我想起来了,你们几个,是不是都跟着你们的冯大帅,信那个外国大鼻子教啊。不行,不行,过几年委员长也会去的,他,饶不了我这个叛徒的。我啊,还是过奈何桥、喝孟婆汤,找我们的阎王爷去。”

方靖翻了翻眼皮,看了他们一眼,说道:“死了死不了,就看今天中午他们给我们吃什么了,这是监狱里的规矩,当年我们杀他们的人,不还让他们吃顿好饭,下个判决书什么的嘛。”

就在五个人说着话,收拾着东西的时候,管理员送来了他们的午饭。方靖看了看,笑了起来,原来,依旧是糙米饭、水煮青菜,于是,拍了拍脑壳,有几分得意而狡黠地笑了起来,嘴里说道:“看来,这项上人头,还能在脖子上晃悠两天。可惜啊,可惜,在这个怂地方住了一年多,竟然没有吃上一顿如意饭,就这样走了,可悲啊,可悲。”

或许是他们要离开的缘故,管理员不屑于和他们再理论什么,任凭方靖发着疯。米文和看了看饭桶,冷笑一声,说道:“报告干部,你们不是爱搞什么批评和自我批评吗?怎么不让我们给你们的管理,提个意见啊?要是叫老子打分,你,管理员先生,最多得三十分,你们这个单位,最多得二十分,你们这喂猪饭菜,最多得十分,得十分。”

米文和说着,盛了一碗饭,自顾吃了起来,还不时地翻着眼皮,偷看着管理员的表情,等待着说下一句:“这饭菜,十分,十分,十分地好吃。”可米文和失算了,管理员站在那里,并没有说什么。或许他觉得,自己已经光荣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让这几个战犯在这儿度过了一年多严格管理的时光。

写到这儿,笔者忍不住又要说上几句题外话了,一个国家庞大的公务人员队伍里,也就是平常人所说的,进了体制内的家伙,对于“工作”的态度大抵有两种,一种是把工作当成工作的人,一种是把工作当成事业的人,第一种是占了绝大多数的,第二种是极少数的,就是这个极少数人中,又有极少数飞黄腾达,成了人上之人,还有极少数进了自己这个阶级开办的监狱。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又迫使着偶尔想把工作当成事业的“体制内”,变成了为工作而工作的绝大多数。这是制度的悲哀,也是庞大的官僚体制数千年不衰的真正原因,靠敲敲打打式的改革,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再好的药,是不可能治疗麻木的心脏的。

说完几句题外话,继续我们的故事,方靖等人抬腿下楼梯时,才猛然发现,自己似乎不会走路了,从1949年的6月,到1950个的10月,整整16个月过去了,他们从来没有下过一次楼,没有走出那十米左右的范围,他们的生活已经封闭在一个极小的“圈”中,成了虚弱的行尸走肉,甚至连下楼都不会了,更不要说背起他们并不沉重的行囊了。

前面的路,在何方,他们不知道,但管理员却告诉给他们一个地名,刘家花园,或许是一处充满鲜花的地方,也未可知也。

1 阅读:33

二哥雨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